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文明校园>校园环境建设>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学校安全教育课记录

作者:jiaoyuchu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8-01-19 14:56:11

(每月不少于一次)

参 加 对 象

初一全体学生

     

各班教室、图书馆

主讲人

李真. 杨文滨

参 加 人 数

535

 

2017.12-2018.2

课程内容:校园安全

教学目标:牢记注意事项,掌握室内、课间、实验、功能室等方面安全注意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场所:室外流动讲解

导入:视频

一、 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在教室里也同样容易发生危险。以下就是几个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几点:

1. 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二、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

1、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2、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不嬉笑打闹、拥挤,防止挤压、践踏等事故。

3、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4、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三、学校公共场所安全:

1、进出入食堂、微机室、图书馆、校门口不拥挤、不奔跑。

2、上下楼梯不打闹,在右侧行走;

3、禁止将饮品带入公共场所,防止因地面光滑而摔倒;

4、不再公共场所嬉笑打闹,防止桌椅磕碰;

5、不将易燃易爆及火种带入学校公共场所,以免发生火灾;

6、无论用餐、阅读课坐姿端正不向后仰;

7、平时多观察周围地理情况,熟记疏散门、绿色通道位置,遇紧急情况,听从老师指挥有序从疏散门撤离。

四、实验室安全

1、每做一项实验之前了解实验规则、易发生 事故的预防措施;2、安装电路检查导线安全性;

3、稀释酸液一定将酸液注入中;4、试管加热侧面观察,管口不能人面部;5、不擅自动实验室药品;

6、玻璃器皿轻拿轻放。

 

返回

上一篇:安全有效的设施保障

下一篇: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