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第一单元“远离交通伤害” | |
作者及工作单位 | 李真 石家庄市四十中学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 | |
背景分析: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特别是在城中村建设中,新居民区的建设、新建马路、未划分车道现象增多,四十中附近的槐底、孙村、塔冢等正在开发,每个小区又有菜市场,四十中又处繁华地,学生上下学需要穿越建设大街、裕华路、槐北路等马路,道路的不定性以及拥挤现状,给学生带来了具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交通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 |
|
|
|
|
教材分析 |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 | |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 |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 |
内容要求:提高安全意识。 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安全意识淡漠。中学生处于花季时代,要自觉遵守教育法规,爱护生命,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所以又称“人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相比较,只要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避免人为灾害的发生。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 |
|
|
|
|
|
|
|
|
|
|
学情分析 |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 |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 |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 |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 |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情景教学法、问卷调查等。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勘查、制作图案等环节将交通安全知识和意识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课前准备 1.问卷调查:①七年级学生(或其中一个班级学生)的家庭住址; ②使用的交通工具; 2.实地勘查:学生的上学路线和应注意的交通点并拍照; 3.制作图案:绘制学生家庭分布图和上学路线图; | |
|
|
|
|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 |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提高法制意识,增强交通安全观点,感受生命的珍贵,做到尊重生命,呵护生命;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增强自身应对交通安全隐患的能力,从而切实的保护自己。 3.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懂得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的过程中,使用哪些交通工具,有哪些安全隐患,如何应对。 | |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上学路途中的安全 难点:如何交通安全意识转化为现实行动 | |
|
教学流程示意 | |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 |
一、我国青少年因交通安全问题失去生命的视频。 二、交通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数据展示。 三、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四、归纳以上情况 1、发现了那些问题; 2、如何解决;你有什么建议? 3、你应该怎样做? | |
|
|
|
|
|
|
|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我国青少年因交通安全问题失去生命的视频和图片。 | 播放视频和图片 | | | 二、交通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数据展示。 | 全世界因交通事故每年死亡50-60万人,我国占15%-20%,交通事故死亡绝对人数一直是世界第一; 交通事故占各种事故死亡的比重最大,约占各种事故死亡的50%左右;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1988年国际交通安全协会的研讨会估算,全世界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约3500亿美元。 | 师问:这些数据和图片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生1:失去生命给亲人带来的痛苦。 生2: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生3: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 | 警示和引起学生高度关注: 作为一个青少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应该从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通安全事故案例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从而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 三、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 学生调查小组负责介绍情况:学生收集年级(或班级)上学交通工具或同学家庭分布情况数据及饼状图。 教师从四个角度讲授安全常识: 一、 步行安全 二、 汽车安全 三、 乘车安全 四、 乘地铁安全。 | 问1:你家住哪里呢?上学、放学,你们选择哪一条线路呢? 生1:我会选择穿建设大街; 生2:我会选择槐北路; 生3:我要穿越塔冢… 问2:上学、放学,你们使用哪些交通工具呢? 生1:走路或家长送; 生2:坐公交车; 生3:骑自行车… 问3:从家到学校,你大概需要花多少时间? 生1:15、16分钟; 生2:7、8分钟; 生3:11、12分钟… | 那么,下面围绕上学、放学过程中的交通安全来探讨一下有关问题。
"> | 四、归纳以上情况 | 1、发现了那些问题; 2、如何解决;你有什么建议? 3、你应该怎样做? |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你就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着诸多的交通安全隐患,如有的人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不注意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和车辆信号;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等。 1、如何解决你应该怎样做? 提问6位学生。 2、请同学们就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提建议。 提问3号同学。 3、你认为家长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时应履行哪些职责呢? 提问4号学生。 |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但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遵守社会规则,否则社会生活将乱成一团糟。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包括一小部分青少年在内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的不够,甚至说是违法 | | |
|
|
|
|
|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 | |
|
|
|
|
|
|
|
|
|
|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 |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 |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 |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 |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 |
教学反思: 在第三环节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你家住哪里呢?上学、放学,你们选择哪一条线路呢时,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强调学生应该注意的那几方面的安全: 比如:生2回答:我会选择槐北路;生3回答:我要穿越塔冢… 教师应抓住机会马上追问: 穿越这条马路要注意那方面安全呢? 生1:我会选择穿建设大街; 教师应强调:不要穿越护栏,必须走人行横道。 生2:我会选择槐北路; 教师应强调:此路路窄,离新世隆超市门口进,人多且车辆拥挤,无论步行或骑自行车的同学,不要速度过快、不要载人、追逐;必须减速辟让; 生3:我要穿越塔冢、孙村… 教师应强调:城中村建设施工现场较多,车道划分不到位,车辆乱行乱堆放现象很多,穿越马路时要“一慢二看三通过”; 。。。。。 生7:坐车必须系安全带….…… 教师归纳强调: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就会对一个生命对造成伤害。生活中也有许多突如其来的不幸事件,伤害了无数生命。你是否……。 教师: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确保“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放学”。 教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这是对自己、他人、社会的一种责任;每个人都负责的态度,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反思: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学校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如何有效的开展好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当前各中小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一课题,我觉是要做到不仅是开展一项活动或者观看一次影片等那么简单,它需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四个方面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且将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常态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内容的多样化、活动主体的学生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的做好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