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办学理念
领导班子
校史展
学校荣誉
美丽校园
校务公开
新闻中心
校园动态
教育传真
影像四十
名师做客直播间
校园电视台
教师园地
教师风采
荣誉墙
教研空间
教工活动
名师讲座
多彩青春
学生风采
校本课程
学生社团
健康乐园
体育天地
心灵家园
健康之窗
党团队建设
学校党建
共青团
少先队
志愿服务
图书馆
图书推荐
期刊索引
学习资料
文明校园
领导班子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活动阵地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
对外交流
友好学校
研学活动
校友录
我和四十中有个故事
老照片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乐园
>
心灵家园
健康乐园
体育天地
心灵家园
健康之窗
心灵家园
3000万青少年被“压”出心病
作者:admin
来源:
四十中学
更新时间:2004-11-01 08:31:00
3000万青少年被“压”出心病
从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上获悉,
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专家表示,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专家介绍,青少年自杀的心理问题主要在于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都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压力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孤独症、学习焦虑症、神经紊乱综合征、感觉综合失调症等。据统计,中国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造成青少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压力、溺爱以及学习上过高的期望等等都使他们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行为异常。但其主要还是源于个体自身,现在的部分青少年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黄希庭教授表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在充满竞争的都市里,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压力。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该从帮助他们增强信心,提高压力的承受能力入手,压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变为动力,就看自己如何去面对。引导青少年去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也不让自己陷入其中,可以通过看看书、听听音乐,或是找别人倾诉、商量等,让心情放松下来,再重新去面对不能封闭自己,不能形成一有问题就自杀的思维惯性。”
专家建议,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凡事不要为他们大包大揽,要鼓励青少年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分享”和“合作”,如何避免和解决冲突,同时也教会他们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
黄希庭教授呼吁“中国要建立适合本国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健康评价测评体系,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制度,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相关的备案,针对个体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相关的预案,以减少青少年过激行为的产生。”
返回
上一篇:比奈和他的《智力测试》的故事
下一篇: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光明网
石家庄新闻网
石家庄文明网
河北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
CCTV节目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