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发挥人工智能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3月26日,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教育集团开展人工智能课程教研活动。裕华区教研员樊伟鹏老师莅临我校听评课指导,教学处主任付明和信息组全体教师一同参加,其他学科教师观摩学习。



我校王思雨、王佳颖老师以《人脸识别》为主题进行同课异构展示。王思雨老师以生活中的“刷脸”为切入点,借助游戏形象将人和机器识别人脸的过程进行对比,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人脸识别的原理,此外将人工智能与社会生活密切关联,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王佳颖老师以人脸识别寻找失踪儿童的视频案例引入,让学生对人脸识别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感知。动手操作的实验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知识。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在交流研讨环节,两位老师分别对本课的内容安排、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讲解,其他老师从主问题设计、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评课交流。区教研员樊伟鹏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学生走向未来的引领者。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展,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内容涉及到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几个大的模块。同时还开设了三维模型设计、创意机械搭建、C++趣味编程、机器人社团等校本选修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校学生多次在机器人大赛中获奖。




.jpg)

.jpg)










汇聚AI智囊,打造多彩课堂。我校将继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的新探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