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我们的灵寿之行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2-13 12:15:00

 
我们的灵寿之行
 
初一18班
 
    我们生活在同样的蓝天下,却有着不同的环境。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大地上,却有着不同的命运。——题记
   
    2007年2月12日,石市第四十中学初一年级十八班的64名学生在班主任袁老师、团委张琦、秦菊老师、教育处李建茹主任和两位热心的学生家长带领下,一起来到了灵寿县西城南小学,与这里的学生展开了“同在蓝天下,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这里,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着不同家境的两类学生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营造出一派温馨美好的景象。
    四十中学初一17、18班同学捐款1200多元,还有部分衣物和学习用品,举行了庄严的捐助仪式。校领导、老师和学生代表把捐助的1200元,和衣物送给了24名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随队的学生家长慷慨捐赠。身为石市第四十中学的学生,我们还把自己准备的一些小礼品、文具、课本和一部分零花钱捐赠送给了那里的贫困儿童。而我们也得到了那里乡亲们的盛情款待,他们不仅安排我们在家中吃饭,还热情的把那里的土特产送给了我们。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了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同学们彼此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友情,也使我们更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最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我们把爱传送到海角天涯。

大手拉小手

双方学生在一起

双方领导讲话

双方领导讲话

[NextPage]

为你穿上新衣服

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

快乐

[NextPage]

 

双方合影

同在蓝天下
 
李一鸣
 
    今天,我们班64名同学于3名老师在这个新春将至的日子里与灵寿县西城南小学进行了手拉手捐赠活动。
    由于这个小学所在的村子非常贫困落后,道路很不完善 ,车都开不到门口,所以我们只得下车走到村子里。该校的校长、老师、学生以及该乡的乡长都来迎接我们,我们一进入校门口,就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们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毽子,与该校的学生进行了互动游戏,大家玩的是热火朝天。慢慢的,大家都相互熟悉了,于是我们举行了捐赠仪式。我们一共捐了1200元钱、12套棉服、两个书包和12套文具。这些物品全部捐给了该校的优秀学生。捐赠仪式完后,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这所学校的教学楼是新盖的,但没有取暖设施,只好靠生炉子来取暖,但还是有许多学生的耳朵都冻坏了。每个教室只有几套桌椅,并且破旧不堪,前黑板的上面贴着国旗和“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贴画。与他们的教师相比起来,我们的教室就可以算是五星级的了。
    中午的时候,我们到当地的乡亲家去吃便饭,虽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也不是什么鲍鱼海参,只是一些家常便饭,但我们大家都觉得非常好吃。吃完了饭,我们与乡亲们聊天。得知他们村是这个县中最穷村了,因为没有钱,这个学校盖了好些年也没盖下来,最近钱才发下来,这个学校才盖成了。这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优越,我们需要好好地去珍惜,去努力的学习,不去浪费这良好的学习环境。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我们回家的时间了,走的时候,乡亲们给了我们许多金针菇、红薯、石榴、花生和胡萝卜,我们再三推辞,但盛情难却,没有办法只好收下了。
    这次捐赠活动,不仅仅是给贫困学生捐款、献爱心,也让我们明白了要珍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努力的学习,争取将来能改变农村的状况,使农村的孩子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初一(18)班              崔琪     
     冬天的脚步还未停止,春天就匆匆忙忙的降临了.在这样一个季节交替的时候,我们迎来了最重要的日子------春节,同时也迎来了学生们最盼望的------寒假.在这个寒假中,我们虽然没有坐在宽敞、明亮、设备先进的教室里学习文化课,但是通过寒假里的手拉手活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山村孩子的热情、懂事以及爱学习的优良品质.在这个过程中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初次走进山村,初次与山村孩子亲密接触,对于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孩子来说,心中不免有些好奇.但是,我们渴望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的想法却始终没有改变.今天(2月12日,放假的第一天),同学们早早的就在校园里站队等候,等待大客车的到来,经过了近一个半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石家庄市灵寿县西城南小学.
    那里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热情,老师把我们所带去的一部分礼物------蓝球,毽子分发给同学们.这里的操场虽不大,但不一会儿,我们就打成一片,玩得热闹极了! 在举行完捐赠仪式后,我跟随一个上四年级的小女孩儿去她家做客,崎岖而漫长的土路使我筋疲力尽。当我好奇的问道她是不是每天都要这样上下学时,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点头.看到她这样的回答,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的感觉.
    在跟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家共有五口人,除了爸爸,妈妈和哥哥以外,还有姥姥.爸爸是这个家的主力,经常在外工作;妈妈则负责全家的衣食住行,当然还包括干农活.她的哥哥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姥姥行动不方便.所以,她经常是除了学习以外,还要担负起照顾姥姥的任务.
   下午,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令我们惊讶的是,这里竟有一半的教室是空的,而其它教室的设备也是简陋的,根本就无法与我们现在的教室相比。但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我们不难看到的是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名人名言以及“好好学习,天天向这八个大字”。剧了解,这个村共有村民一千多人,而在校的学生却只有七八十名而已,其中,一至六年级共有七个班,一个班的最多人数有二十个左右,最少只有九个.
    俗话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但这一切的基础来源于知识,知识让人生更加亮丽。从歪歪扭扭写下第一个字,我们便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从第一次走入课堂,我们就把学习纳入到人生的主要活动之中。人生就像一本书,只有学习才能写就辉煌。那些在山村生活的孩子,他们何尝不知这学习的乐趣,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坐在教室里,享受着知识的沐浴,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屈服,而是执着的在求学路上徘徊。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我相信这些山村里的花儿一定会开得更加鲜艳,美丽!
返回

上一篇:大手牵小手 再叙苏阳情

下一篇:石家庄第四十中学学生节前慰问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