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新西游记---行者归来:我们有话要说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2-11-05 11:04:00

“睁大眼睛看世界”交流生体会系列---

A 李烨星:这两周,我开阔的不仅仅是眼界!

   在美国,家庭的组成主要是两代人同居,很少有“三代同堂”的景象发生,因为他们认为三代人中间会有比较大的代沟,但会时常举行家庭聚会。老人们一般都单独居住。有的中年人也是如此,不和孩子一块居住。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孩子18岁或大学毕业以后就要离开父母,去外面找公寓居住---无论是否与父母在一座城市。在他们的思想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是独立的,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90%以上的美国人不与父母单独居住了。而他们的这种独立意识从很小就开始被培养,就拿我的寄宿家庭的孩子来举例吧,他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己布置自己的屋子和书屋,自己修理自己的自行车(如果损伤大,家长会帮忙)。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很亲密,他们会经常一起玩桌面游戏,也会办party。即使子女与父母不在一起居住了,也会隔三差五的打个电话或发个E-mail。

   美国的家庭活动很丰富,有聚会,有桌面游戏,有野营,也有骑山地自行车……还有的家庭会一起聚在电视机前,观看自己喜欢的球队的比赛。像前几天,我所在家庭的人就一起观看了威斯康辛州非常著名的球队Green-BayPacker的比赛。旅行是美国很多家庭选择的活动,在美国国内,迈阿密、洛杉矶、西雅图、纽约是有名的旅游城市,而人气最旺的就算是夏威夷了。还有许多人会选择出境游,像巴黎、巴塞罗那、伦敦这样风景优美又有历史的城市就成了首选。
   美国人穿衣服很薄,即使是在这几天接近冰点时,人们还只穿单裤和卫衣,甚至还有人穿短裤和T恤。说实话,这不是因为他们很强壮,而是他们在室外的时间几乎为零,要么在车里,要么在屋里,即使是去车库停个车,车库也是和房子连着的,根本用不着担心冷热。
   甜对美国人的意义就像是油条豆浆对中国人的概念是一样的,都是早餐的常客。燕麦、面包和果酱是美国人的早餐最爱。午餐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有40分钟,所以诸如麦当劳的快餐厅就成了首选。相比早午餐,晚餐的时间和选择则是无限了,所以美国人的晚餐很丰富,除了传统的美国食物如牛排外,还会有许多外国的菜式,如墨西哥、西班牙、中国菜等。有时他们还会心血来潮的办party。还要补充的一点是,大多数美国人几乎不加班,他们在下班后就把用来工作的手机关掉。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为了不被公司在试用期后炒掉而拼命工作。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把晚餐还称为dinner(正餐)而不管早午餐叫这个名字。
   大多数结婚的美国人住在郊区独栋的房子里,并且有一个小花园和车库。美国人喜欢修理他们的花园,每年春天种上花花草草,秋天再清理掉落叶。而对于大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城市中的公寓是首选,首先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购买独栋房子,其次住在城市中也方便上班,之前也提过了,大多数年轻人拼命工作,为了不被公司在试用期炒掉或者为了升职。
   美国人的首选交通方式是开车,地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美国的大中城市都有地铁,而乘公交车则没几个人选择。原因有二:一是在有公交车的城市地面交通都比较堵,还有一点就是在一些大城市甚至都没公交车。同时,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就看不到,但事实上,美国人有自行车,而且有很多,但那都是为锻炼和去山地骑行而准备的。
   美国的课程很丰富,除了基本的英语和数学外,还有社会课,每节课都会讨论一个时事,最近的重点就是美国总统大选和飓风“桑迪”;他们也有外语课,要么是法语,要么是西班牙语;gym课,也就是体育课,这是美国学生喜欢的课。阅读课也是学校非常重视的课。而科学课则是非常专业的,做实验是经常的事,有一次上课,就用了真正狸猫的心脏和肝脏做教具来教大家动物内脏的知识。
   他们的课上内容很活,所以只有必要的数学、英语课有教材。数学教材上除了知识外,还有许多练习,而英语教材则和我们的语文教材差不多,都是由密密麻麻的字组成的文章构成的。数学书就是用来练习的,而英语书的作用和我们的语文书的作用几乎一样。
   和我们不同的一点是他们几乎不用教辅材料,他们唯一的教辅材料就是数学会有卷子,而这也是他们数学成绩的来源。相比与数学,有的课程的成绩就来得简单多了,只是一张评价表格而已,上面有需要做到的内容和评价给分。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而在高中,最终评价给分的过程就麻烦多了,最后的考试占40%,课堂上的表现占10%,而平时的作业和表格评价占50%之多。

[NextPage]
   不同于中国学生的以写为主。美国学生最常见的作业就是完成一个课题或上网查阅资料,诸如社会课上的奥巴马和罗姆尼谁更优秀。社会课也有一个经典作业:读报纸,剪报并给出自己的评论。这些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写和读的能力,也提高了分析能力和查阅能力。
   在美国,老师的讲课方式很多,敬业点的老师会带着教具,配合着幻灯片生动的讲课,稍次一点的老师也会使用幻灯片讲课,上述的两种老师还有一个共同点:会把自己的幻灯片发到一个固定网站上,供没有记全笔记或没听清楚的学生使用。而最次的老师会放出笔记,直接让学生抄上去。
   美国的课堂很活跃,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很多。课上,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学生就可以自己把问题解决了,他们并没有规定上课可不可以说话。而且从他们之间的交流来看,根本没有等级的划分,老师和学生都把彼此当作朋友。
   他们的教室布置也是非常奇特的,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美国,老师是有固定的教室的,而在各个教室间奔走的就换成了学生。也就是说,教室就算是老师的办公室,同时他们教室的布置也是由老师来决定的。像数学教室,里面就有各种关于数学的张贴物和书籍;而阅读教室里就有各式各样的图书,还有教你怎么阅读和写作的张贴物。
   在美国,学生的活动也是非常丰富的,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篮球队或美式足球队。早晨来了后和中午吃了饭后学生是不允许回教室的,他们就在室外打美式足球或在体育馆内打篮球。学生的活动也与节日相关,比如万圣节,他们就会穿上各式各样的服装,其他节日还有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而对于大部分男生来说,美式足球和篮球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对于女生而言,跳舞和唱歌是她们的最爱。
   大多数学生对于他们的高中并没有规划,而对于大学,他们则有着明确的规划。不同于国内学生的如北大清华的目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威斯康星大学或伊利诺斯州的一些公立大学,还有一少部分人选择了如哈佛、耶鲁这样的顶尖大学。而当我问到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如果全世界的人都以哈佛为目标,定一个如此远大的目标,还有谁会脚踏实地的干活,还有一点,找工作不只看学历,更重要的是能力,再说了这些公立大学的排名也在全美的Top100中啊。
   我敬佩于美国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其实这还来源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评价,他们会在每个学期的开始由老师写出对学生的评价,贴在教室里,由学生自己去看并对老师说出自己认为哪个是自己,如果猜对的话,就把这些评价写在一个固定的本上,同学们也会随时在其他人的本子上写出对他们的评价。
   同学们相处的也很融洽,我会经常看见这样的画面:有一个人挡住了另一个同学的路,另一个同学会说“Excuse me?.”这个挡路的学生也会非常不好意思的回一句“Sorry.”
   在这里,学校的规矩并不怎么多,但条条都有针对性,比如如果你打了别的同学,你就不能上课,会有老师陪着你罚站,直到你家长过来陪你一起上课。除了有针对学生的,还有针对家长的,有一个家长不小心打了自己的孩子后,他非常紧张,因为他知道他要面对的处罚最轻是被叫到学校和警政厅接受教育,最严重的情况就是把他的孩子带到另一个地方和他分开居住。
   在美国的这几天,我不仅收获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还了解了另一种文化,学会了用另一种思路来思考问题。

[NextPage]

B 刘卓然:美国的管理绝不像想象中那样宽松

一、美国生活

   美国的政策较为宽松,因此每家基本上都有2个以上的孩子,而且很少有“三代同堂”的出现。儿女们只有在周末或是聚会才会邀请父母、看望父母。在我所居住的寄宿家庭,有7个孩子,两个孩子之间基本差2—3岁,这样大的家庭不是很多见。美国的家教比我们想象中要严格得多,因为这么多的孩子,就需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亲密又不失威严。所以,“我们家”的孩子经常受到“提醒”。

   例如,有一次大女儿Anna作业完成不认真,老师让查书中的生词,她没有查完,只随便写了几个,结果妈妈坚决不给她签字,还义正言辞的批评了她一顿。妈妈无视Anna的苦苦哀求,不管现在已经是睡觉时间,说:“我作为一个老师,绝对不能允许你应付老师!应付老师就是应付你自己!今天一定要查完!”Anna哭着上了楼,一个小时后才找妈妈认了错,签了字。第二天母女二人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和好如初了。

   美国这里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因此夫妻双方都有做家务的义务和责任。在我们家,一般是爸爸起来做早餐,然后去农场干活。孩子们自己坐校车上学,中午孩子们吃早上爸爸给他们带的午饭,晚上妈妈回来做饭,爸爸去农场干活。九点左右所有人就准备上床了。因此我们家绝对是标准的“田园生活”。在这里,没有电脑游戏的纷扰,没有电视节目的诱惑。孩子们更多是在田野中游戏,在农场里帮爸爸干活挤奶,与朋友一起骑车聊天。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和Anna一起到田野中骑车。真的非常不同,美国多山脉丘陵,很少有笔直且平坦的马路,更何况这边是美国的乡下,到处是刚刚收获过的玉米地,玉米秆和玉米棒子随处可见,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景色的确美丽。试着想象一下,金黄金黄的玉米田,空旷的绿油油的草地,远处的牧草闪闪发亮,一颗掉光叶子的大树,阳光毫无阻挡地晒在脸上,不管做什么都一定会心情愉悦的。

   这里的人们都又高又壮,即使在极其寒冷的温度下,我们都穿上羽绒服、毛衣了。他们依然是T恤配牛仔裤,加一件外套。对于吃的方面,他们倒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简单,营养,吃饱,就行了。尤其是晚饭。我们家人通常是一碗营养丰富的蔬菜汤,配上美国人最爱的奶酪,和几片梳打饼干,一碟蔬菜沙拉就搞定了。美国人的住房很有意思,每栋房子住一家人,每栋房子与每栋房子都不一样,不管是样式、颜色、风格,都不相同。而且因此当你走在美国的街上的时候,光是路边的房屋就已经是一道极其亮丽的风景线了。两层楼的房屋居多,楼下是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等,楼上则是卧室。出行方面,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健身的工具。尤其是在美国乡下的我们家,几乎只要出门就得坐车。即便如此,美国的交通还是比国内的可观,起码我没有遇到过堵车的现象。

二、美国教育

   美国的课程不比我们少,以圣玛丽学校为例,共有11门课程,分别是科学、英语、数学、阅读、社会、宗教、微机、西班牙语,还有给小孩子的阅读、英语综合课,以及隔周一次的乐队课。乐队课主要是培养学校里多才多艺的学生,每个隔周的周四,一些会乐器的学生就会在下午坐校车到邻校,由专门的老师培训。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科学课、阅读课、英语课和针对1、2年级的阅读课。 

   (1)科学课

   科学课无疑是美国最为有优势的课程。就如我们国家的数学一样。他们使用的教材有2本(教材见图片),不过使用率都不高,除非在考试复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依靠自己的笔记本学习。用Julie校长的话说,学生如果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就可以带来学校,如果老师觉得也很有意思,便会用一节课的时间讲给大家。例如,上一次有一个学生的家长去到森林打猎,猎杀了一只狸猫,于是这节科学课我们就以狸猫的心脏和肝为教具,学习了内脏的功能。每个人一双手套,还可以触摸一下那“教具”呢。这里的课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一次,老师为大家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先讲解了指南针的基本注意事项,然后两人一组,拿一个指南针进行实际观察,随后又让学生在本上画出教师的方位图。后来又带着孩子们下楼做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假装汽车,蒙住双眼,依靠另一拿着指南针的人假装的“GPS”找到正确的方向。因为阅读量的问题,美国学生经常使用字典,况且科学课上经常出现一些专用名词,还有十分复杂的化学元素,因此字典反而比教科书有用。教材的使用率都不高,更不用提教辅了。老师一般就是在教材上找几道题,定期在复习课上留给大家做。他们不是很经常考试,一年也就2—3次,每次一张纸5道题。没有考试,也就不用留太多作业。几乎不留纸上作业,以实践性作业为主,即老师留一个问题思考,学生需找到答案并写到纸上,还以指南针那节课为例,老师留了一个作业——每人为自己家附近地区做一个方位图,标注出每个建筑物的方位。还有口头作业,即老师口头说,学生口头答。

   教师的摆放也很有心,到处都是有关科学的东西(见图片),用老师的话说,她希望学生们能从物品的摆放上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教室里有人体的模型,有学生们实验的成品,还摆着一些其他关于科学的书籍(见照片),老师只从其中找一点点关于课程的内容。例如有一节课讲星体,老师就让全体同学到教室书架上的书中找出离太阳较近的星体,然后画图写在黑板上。

[NextPage]

   (2)阅读课

   这里的阅读课对他们来说较为重要。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拿一本书或者杂志(见图),分角色或是分段落朗读,并完成练习册(见图)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然后第二天一起讨论研究。但他们把重点是放在了讨论研究上面,所用的时间甚至比阅读的时间还要长。有的时候,老师会带领大家一同学习一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La Bamba》,文章的名字是由一段西班牙的舞曲名而来,因此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在课上跳起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作业就是练习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见附件)。一般老师每节课都会留下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写作业。教室里摆着一个双人沙发和一个单人沙发,有时学生们会被允许坐在沙发上上课。由于空间问题,学校的图书馆全部建在教室里。这里的书学生们也可以借阅,有时老师会指定一本书作为课外读物,但每天都必须阅读,家长还要签字。

   对于小孩子们的教育更加重要。每天早上都有一套常规模式——上交作业,阅读教室里摆放的单词卡片,改正黑板上一段话中的错误,将那段话抄写在练字本上。说起练字本,孩子们最先使用的是1.5cm左右宽的大格本,后来在越变越小(见附件)。老师会把上课的孩子们分为三组,两人老师一人带一个组,第三组的同学在教室里的电脑上玩益智游戏,如播放读音,找出正确的单词。(教材见图片)小孩子们的教材使用率倒是最高的,老师先将课文留成作业预习,第二天来后每人一页读给大家听。遇到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老师会很有耐心的用手指指着一个词一个词地教给他。当然了,对于这么小的孩子,不能要求他们会一直啃课本,有时老师就会给他们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然后从网上找一些与故事配套的图片,让孩子们剪下来涂颜色。作业也是也是以实践性的为主,比如老师上一次让学生画出四季不同样子的树木等。

   教室里摆有学生们自己创作的图画、手抄报,小小的单词卡片,供孩子们练习的电脑,小桌子小椅子,还有“红绿灯”等等。这里的“红绿灯”是管孩子们的纪律的,绿灯为很乖、正常,黄灯是犯了一次错误,红灯是犯了两次错误,早上,写有孩子们名字的小夹子都会夹在绿灯部分,如果有犯错误,就将夹子夹在黄灯,以此类推。孩子们的“红绿灯”将会记录在册,晚上拿回给家长检阅签字。

由此可见,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纪律和规矩的国家。

   (3)英语课

   英语课在美国大概就相当于是咱们的作文课。即便他们有教材(见图),但也不常用。老师会在每节课讲其中一部分的写法及注意事项,然后在最后的时候让同学们在课上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或者是直接命题,每人写一篇文章,第二天拿来一起讨论。比如,3、4年级的一节英语课上,老师让学生们写某种事情的说明。例如做鸡汤,烘甜点,甚至挤牛奶,不论格式,只要能教会你的同学就行。甚至,可以将原料带来,让所有同学试一试。

三、学生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

   美国的学生兴趣不是一般的广泛。例如我们家Anna很喜欢缝纫,经常在晚上做一些小手工之类的。John则比较喜欢玩枪战游戏,但因为美国农场的活比较多,所以常需要孩子的帮忙,因此真正游戏的时间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学生在7、8年级的时候对于未来没有太多规划,最多只是计划到高中,更不用说未来梦想的职业了。

四、纪律

   美国的管理绝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宽松。尤其是在学校,是一样的纪律严明。举个例子,一次,阅读课上,一个学生看到一本书上没有姓名,就直接扔向另一个同学说“你的!”。老师十分生气,于是第二天的课上,那个学生坐在教室前的一个高凳子上,老师严厉地对全班同学说:“如果你找到一本书,发现没有名字,给我就可以了,而不用扔书!...我们是很幸运的人,不用担心晚上吃什么,明天穿什么。我们还能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如果你们不团结,就无法进步!不要因为打架而伤害到同学间的友谊。”同学们噤不作声,那个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不再犯了,老师才开始上课。

   总体来说,这次的交换生活动对我来说受益多多,希望我的游记能够使同学们对美国教育有一个浅层的认识。

 

 

返回

上一篇:新西游记---不是尾声:Goodbye ,dear...

下一篇:课堂规范示范班的评比结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