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首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评审立项工作日前结束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6-12-19 00:00:00

首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评审立项工作日前结束

2006-12-19

  教育部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立项工作日前结束,本次评审共收到全国127所高校的合格申报书158项,其中基础性研究成果占了绝大部分。最后共选出2006年后期资助项目47项,这些项目将得到教育部提供的30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目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是前期项目,今年是教育部第一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它是前期立项方式的补充和创新,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已接近完成的学术成果,所资助的成果应是基本完成(70%以上)并且尚未出版的书稿,包括文献研究、译著、专著和工具书。后期资助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种。“十一五”期间,教育部计划每年用300万元左右的资金资助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10项、一般项目30项。

  教育部社科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后期资助项目的设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鼓励高校教师厚积薄发,加强基础研究,勇于理论创新,推出精品力作。

  据介绍,通过评审专家认真严格的评审,本次参评成果中涌现出一批颇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如国内著名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刘纲纪获得资助的《中国美学史》多卷本,被誉为是我国学界该领域的创新之作和该学科唯一的一部多卷本著作;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主持编写的《中国与大国关系衡量》,对1950年至2005年中国与美、日、俄、英、法等大国的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衡量,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推动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深化与发展;本次获得资助的著名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95岁高龄的何兹全老先生,潜心研究十余年,即将完成的《中国中古社会与政治》丛书也被一致认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专家指出,后期资助的重要特点是,成果的预期性比较明显,规避了投入风险,是对研究人员“十年磨一剑”这种厚积薄发精神的一种鼓励,对他们所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也是对其后续工作的一种支持。

返回

上一篇:200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四大新变化

下一篇:诚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