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去年7月开始,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省会文明办、市教育局在40中等10所中小学校联合启动了“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整合原有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小组作用,免费为广大中小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文体科技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前,各学校共开展活动项目100多项,辅导老师辅导3000多次,参与活动的学生达70000余人次。
一张张彩纸在学生们手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一团团泥巴经过学生们的巧手变成了可爱的小兔子、小茶杯……这是今年暑假石家庄市长东小学“城市学校少年宫”剪纸和泥塑活动室里的画面。我市于2009年暑期开始启动,成为全国唯一的“城市学校少年宫”试点城市,肩负着探索“在城市如何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任。
顺时应势
坚持以学生为本
快乐阅读、乒乓小能手、IT乐园、探索者……这是石家庄市南高营小学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开展“城市学校少年宫”前,南高营小学的学生家长说:“咱这儿去图书大厦太远,家里又不可能给孩子把书备得那么全。什么时候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让孩子们随时使用就好了!”正是因为有着这样迫切的需要,南高营小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开办了“城市学校少年宫”。
我市现有中小学生165万,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多数家长尤其是双职工子女的家庭没有时间管他们,不得不把孩子安置在老人那里或单独放在家里,这些多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上网,节假日里他们感到孤单无趣。
“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解决了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文艺、音乐舞蹈、科普宣传、体育运动等课外活动,让健康向上的课余文化生活占领学生课外阵地,降低他们沉迷网络、染上网瘾的几率,让孩子们在玩乐、游戏中愉悦身心、健康成长。
巧设项目
建设学生自己的乐园
“学生期望、学生讨论、学生选定”是“城市学校少年宫”项目设置的基本原则,各学校一切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在活动前发放调查问卷,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置活动项目,“奇思妙想馆”(科技实验)、“美丽魔幻吧”(魔术)、“演讲沙龙”(演讲)、“秀宝贝—迎世博显身手”(小制作)……这些新颖别致的活动名称就是27中的同学们给自己心爱的活动项目起的名字。
招贤纳才
组建多元化辅导员队伍
18中的操场上,篮球教练安会新、张焱正在为同学们示范运球、投球、三步上篮等篮球技术,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还不时地模拟老师的动作;乒乓球教练杨和平、刘玉兰正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乒乓球的积分规则和比赛规则,教授同学们乒乓球的发球技术和技术要领。
得知40中“城市学校少年宫”开设了“校园里的梨园春”,许多德高望重老艺术家主动申请担任志愿辅导员,他们中有河北梆子艺术家田春鸟,有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靳展玲,有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刘凤玲……他们说,弘扬国粹、传承地方优秀剧种需要从孩子抓起,现在孩子们有热情、有愿望来学习,我们义不容辞,为的就是让我们的孩子了解京剧,喜爱京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辅导员队伍不但有在校老师,还有市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戏曲家协会、音乐家协会的专家,很多有特长的学生家长、“五老”人员、在校大学生,为同学们汲取知识、增长才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实现多赢
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受益”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的同学说,我们在节假日也有和伙伴们一起活动的场地了。
青园街小学的一位家长说:“孩子自从参加城市学校少年宫舞蹈园的活动,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练舞蹈都需要家长逼着,现在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每次都是自己主动坐公交车去练习。”40中的一位家长也说:“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假后单独在家不放心,城市少年乐园给了我们一条好的选择”。
27中校长赵彦国说:“当前我们正在推进素质教育,城市学校少年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我们结合新的教育大纲,将城市学校少年宫各项活动纳入新课改范畴之中,效果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