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执行中有何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对《石家庄市关于实行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的实施办法》提出修改意见。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国家能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国务院国发[1992]63号文件要求:“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一项必备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确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应当向认定机构提交“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校实行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一、参与对象
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职教师必须持有普通话等级证书。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可免予普通话水平测试,但这个年龄段的在岗教师应坚持学讲普通话,坚持用普通话教学。
二、等级要求
教师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现阶段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主要是以下几类:
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
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3.影视话剧演员;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
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国家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要求:
学校: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生,非师范院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二级以上水平,教授普通话语音、口语的教师,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水平,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
广播影视: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应达到一级甲等水平;其他播音员,主持人均不低于一级乙等水平;影视,话剧等表演、配音人员应达一级乙等水平。
公务员:本市城近郊区的国家公务员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远郊区县的国家公务员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公共服务行业: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人员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三级甲等。
二、全国推普周、全省双推月活动举办过多少届、开展了哪些活动、效果如何、如何创新?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二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迄今共举办过14届。历届全国推普周时间及主题如下:
1.第一届的时间为1998年9月13日至19日,主题为“大力宣传,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第二届的时间为1999年9月12日至18日,主题为“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3.第三届的时间为2000年9月10日至16日,主题为“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4.第四届的时间为2001年9月9日至15日,主题为“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5.第五届时间为2002年9月15日至21日,主题为“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6.第六届时间为2003年9月14日至20日,主题为“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7.第七届时间为2004年9月12日至18日,主题为“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8.第八届时间为2005年9月11日至17日,主题为“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9.第九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6年9月10日至16日,主题是“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10.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7年9月9日至15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11.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8年9月14日至20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12.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09年9月13日——19日,主题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13、第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10年9月13日——19日,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14、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为2011年9月11日-17日,主题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三、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把普通话水平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三级六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级(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9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91.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7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69.99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根据国家及有关部委的要求,现阶段各类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的等级标准如下: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以上水平;教师和大学生为二级以上水平;公务员和社会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为三级以上水平。目前,一些省市和行业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在依照国家原则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做了细化,促进普通话进一步普及,促进运用普通话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普通话一级乙等以下成绩的证书由省(直辖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加盖印章后颁发,普通话一级甲等的证书须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审核并加盖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印章后方为有效。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