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多中学规定学生发型 是礼仪规范,还是权利侵犯?
燕赵都市报记者 芦海英、刘杰/文 霍艳恩 教育者/图
当农历二月二遇上中学新学期开学,街头大小理发店都会迎来一群特殊消费者——中学生。记者走访发现,石家庄多所中学对学生的发型都有规范要求,从女生的齐耳短发、不许过于下巴,再到男生的平寸头。对于此,部分学生大声反对:“这是权利侵犯!”,而老师们解释:“这是一种礼仪规范。”那么,中学生的发型到底应该谁做主呢?
调查:多数中学规定学生发型
农历二月二过后,各个中学附近的理发店异常火爆起来。位于石家庄市荣国花园南门附近的理发店,由于临近石家庄市第22中学,在农历二月二过后,多家理发店都出现“学生潮”的现象。
“22中要求男生短发,手指插进去后,头发长度不能超过手指。”理发店员工告诉记者,因此每每新学期开学,这几家理发店都会有很多学生来剪头发。
据22中初中部一位学生说,学校对于男生的检查比较严格,但是对于女生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求女生把长发梳成辫子。
记者随机走访了石家庄市第13、17、23、40、42中学,发现这些学校对学生的发型都有要求,普遍的要求是男生短发,男女生都不许染发。而对于石家庄市第40中学的要求更为详细——女生剪成齐耳短发,前不遮眉后不过领,男生要求是平寸头,长度不能超过手指。
“男生前面是绝对不许有几根留海的。”石家庄市第40中学教育处主任孔晓峰告诉记者。
“据我了解,石家庄市大部分的中学都会要求学生的发型。”石家庄市第17中学教育处主任甄轶青说。

讲述:学生被“剪发”由来已久
石家庄市第40中学教育处主任孔晓峰说,自从他在40中任教,13年间学校一直对学生的发型有“规范”。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也有这种规范,因为头发长得快到下巴了,结果被老师狠狠地说了一顿,然后就出去剪成了平头。”孔晓峰告诉记者,他中学在石家庄市第25中学习。
今年26岁的王灿回忆起高中军训被要求剪发,至今还是哭笑不得。
“军训正站着队呢,就把我揪出来了,说我头发长,立马就给剪短了。”王灿回忆说。除此之外,她当时就读的15中,在学生高二的时候还要求学生发型。“原本就是短发,因为后面的不够短,还被剪了三次,短发才符合要求。”
与王灿同岁的李璐璐,回忆起上中学时被要求剪头发的事情,告诉记者:“直接给剪哭了。”在她的记忆里,当时就读的石家庄市第17中学,对学生的发型同样有要求。“我最短的头发是在42中附近的理发店剪的,被剪哭了。”李璐璐告诉记者,她那次是“误伤”,“虽然我们学校也要求女生短发,但还是比较人性化。到42中附近的理发店剪发,结果被当成42中的学生,理发师直接就给剪成根根立起来的了,一看就给吓哭了。”
质疑:统一发型压抑了学生发展?
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中学生和家长,对于中学要求学生发型、着装的规定,观点不一。
对于记者采访的大部分中学生而言,学校的这些要求并没有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
“刚开始会有一些不适应,但是大家都剪成了短发,时间长了也就没有起初的尴尬和不习惯。”40中初二年级的学生说。 
石家庄市市民王女士的女儿在17中学习,对于学校的发型要求,她说:“家长能够理解,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把精力放到学习上。长头发以后还是可以留的,现在应该配合学校的规定要求。”
但是仍有部分家长持不同观点。市民黄女士的儿子就读于石家庄第42中学国际班,黄女士认为孩子不能被这样束缚教育,成为流水线上的产物。
“他是国际班,可能学校要求就较为宽松些。我儿子早晨有时候还是捯饬下那小头发,我觉得挺好。”黄女士说,孩子应该发展个性教育,虽然统一发型只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挺大,会压抑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孩子就读于22中的张女士也持同样观点:“男生还好点,都是统一短发,女孩子都留那么短的头发,不好看。”对于留短发可以让孩子们更能专注于学习,张女士认为,就算是短发,有些女生还是修修剪剪,不专心学习。
在17中上学的初二学生说,学校要求剪头发,“就是干涉我们的自由,我们的权利。感觉受到了压制,很不舒服。”[NextPage]
学校:这是一种礼仪规范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第二条原文规定:“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然而对女生是否能够留长发并未任何提及。但是大部分的中学都要求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都要留短发。

石家庄市第23中教育处主任谭秋波介绍,学校会对各个年级实行不同的仪容仪表要求。“初一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所以会对初一年级要求严格。”对于开始叛逆阶段的初二年级学生,学校会较为宽松些,虽然也是短发,但是会出现流行的荷叶头发型。
谭秋波认为,人生每个阶段应该有每个阶段的礼仪规范,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短发、穿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相较于其他学校,石家庄第40中学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规范更为详细。“除了统一发型、校服,学生们不允许在校期间穿国际品牌的鞋子,背大品牌的书包,更不允许骑价位高的山地车、自行车。”对于这样的规定,教育处孔晓峰主任认为,通过细节的规定可以规范学生的礼仪。
“最基本的礼仪,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但是目前国内很少有人意识到。但是我们通过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素质、有礼仪的社会人,这比只是成绩好更有意义。”孔晓峰告诉记者,“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服饰。”学生阶段应该胸怀书本、胸怀师长,继而才能胸怀家国。
为了加强学生仪容仪表规范,40中对教师仪表也有严格要求。“不能穿短薄透的衣服,不许戴配饰,不许披散头发,不许烫染发,不许穿牛仔裤……”孔晓峰说,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的仪表规范,都是出于利于学生发展的考虑。 
说法:个性发展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对于“阻碍学生个性发展”的声音,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教育处主任甄轶青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学生更是在意自己的形象。但十几岁的学生,对审美、潮流缺乏全面理性的认识,认为流行的就是好的,可能会选择流行的发型。但社会上流行的发型不是很符合中学生的年龄,过分成人化、社会化,甚至有些痞气。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学生样、学生味。学生有一个打扮清纯,干净整洁,大方得体的形象是会审美、爱自己的表现,作为学校,有责任、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美和规范的引导教育,以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而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23中谭秋波主任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社团来展示个性才华。40中孔晓峰主任说:“我们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追求,敢于个性张扬。所以学校的节日庆典,我们反而会要求学生必须穿奇装异服来。但是平时上课,就得穿校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心理学专家王教授认为,校方应该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但是在管理上不能够让孩子太随心所欲。“心理学上的控制理论,在孩子12岁之后,就可以自我控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18岁之前仍未成熟,所以需要其他的共同控制。”王教授说,谁也不能是特别自由的人,部分约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规范意识,这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好处的。
声音剪辑:
支持:
"人生每个阶段应该有每个阶段的礼仪规范,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短发、穿校服,可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十几岁的学生,对审美、潮流缺乏全面理性的认识,认为流行的就是好的,可能会选择流行的发型。但社会上流行的发型不是很符合中学生的年龄,过分成人化、社会化,甚至有些痞气。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有学生样、学生味。学生有一个打扮清纯,干净整洁,大方得体的形象是会审美、爱自己的表现,作为学校,有责任、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审美和规范的引导教育,以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谁也不能是特别自由的人,部分约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规范意识,这对于大多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好处的。" 
反对:
"孩子不能被这样束缚教育,成为流水线上的产物。"
"孩子应该发展个性教育,虽然统一发型只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挺大,会压抑孩子们的个性发展。"
“男生还好点,都是统一短发,女孩子都留那么短的头发,不好看。”
"学校要求剪头发,就是干涉我们的自由,我们的权利。感觉受到了压制,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