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一汽十中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初二一班学生战宏宇走出考场,舒了一口气。这次考试,他答的是B卷,感觉自己能有个好成绩。他所在班级的约40名学生,有20多人和他一样,选择了难易适中的B卷。
本次考试,一汽十中为二年级学生共设计了A、B、C3套试卷,试题难度递减,答哪一类卷,由学生自选,老师加以指导。根据校方的统计,所有考生中,近三成学生主动选择了较为简单的C卷,这个结果与校方的预计基本一致。
为什么要分层次考试?校长张彤说,学生学习成绩不一样,有小学基础没打好的原因,也有初中没学好的原因,分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量力而行,逐渐进步。其实,从6月份的月考开始,学校就开始实行分层次考试制度,在校方征求意见过程中,80%以上的学生投了支持票。
与这种评价体系改革相配套,该校还设计了一整套奖励方案,比如,为“上次未参加上层级测试,本次敢于参加,并在成绩上超过了上一层级最后5名”的学生设立了“勇气奖”;为“敢于参加上一层级测试,并在成绩上超过上层级最后30名”的学生设立了“飞跃奖”等等。“我们对学生调查时发现,60%以上的中学生经历几次考试挫折后,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这时苦口婆心地教育,往往适得其反,增加他们的逆反心理。考卷分层次,让学生在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试卷后,成绩升高,这时孩子会重新找到自信,教师再适当地给予夸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彤校长说。
战宏宇6月份月考时曾选择C卷,并在C级测试中得了第三名,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我当时想,如果再努努力,下一次一定会更好。”
月考选了C卷的小秦也有同感:“以前每次考试都垫底,每天按时上学、放学无非就是为给父母一个交待。报C卷时,我想,反正咋考都是倒数。没想到,我竟在40多人的C组里名列前茅,激动得我晚上睡不着觉!期末考试我还选了C卷,如果成绩好,下一次我就选B卷。”“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其实,影响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自信心和努力的程度。大家都知道丑小鸭的故事,其实它是一只白天鹅,就因为它不认同自我,所以才把自己当成了丑小鸭。老师从现在开始,为每一只本是白天鹅的丑小鸭创造成功的机会。”一汽十中的一位老师这样形象地描述他对分层考试的一种理解。
多数家长对学校的这种尝试表现得比较平静。一位姓于的家长说,原来担心孩子自尊心强,分层考试会让孩子受到伤害,但看到女儿平静地选择了B卷,她松了口气。这位家长觉得“低开高走”,退一步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再求更远的目标,对孩子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关键要让孩子知道,要一步步向上攀登。
东北师大教育科学院一位教授指出,学生为自己选择适当的试卷,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是成熟的表现。而那些下决心报B、C卷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家长应该尊重、支持孩子的选择,因为这样有利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树立阶段性信心,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