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一费制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4-09-02 14:42:00

 

    从2004年秋季新学年开始,河北省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向中小学不合理收费及乱收费"开刀",意在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然而在8月22日河北省物价局主持召开的"一费制"收费标准听证会上,各界代表提出了很多尖锐的意见,大家认为,如果一些深层次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一费制"执行后的结果可能会"按下葫芦又起瓢",甚至危及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费制 遏制教育乱收费的"猛药"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一费制"收费标准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省内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不同年级可以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所有的收费要一次性公布,一次性收取。收费要公开、公正和透明,并按照《价格法》有关规定,通过召开听证会等形式,把收费政策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河北省"一费制"收费标准听证会共聘请到听证代表27人,其中来自城市、农村的学生家长代表各5人共10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7人,其他分别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代表3人。另有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选取的代表20人旁听了会议。

    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韩清林对教育厅拟定的"一费制"收费方案做了说明,在严格核定标准的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包含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的费用,不得再收取取暖费、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教材费,取消了借读费、课外实践费等一些不合理收费项目,取缔了保险费、考试试卷费、毕业证书费、饮水费等一些乱收费项目。但"一费制"收费不包括寄宿生住宿费、初中毕业生报名考务费以及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些服务性项目的收费。

     参加听证会的家长代表,对"一费制"改革所带来的收费简明、透明、公开的转变纷纷表示赞同,但他们表示每一二百元的学杂费,对很多家庭来说,仍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来自围场县萦子村的农民富国军说:"我们村属于山区,老百姓现在仍依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很学生因为家庭贫穷面临失学。他们养鸡却不能吃鸡蛋,采来榛子和蘑菇却舍不得吃,都卖掉换来零花钱和供孩子上学。"

    家长代表、丰宁满族自治县监察局副局长杲明杰说,2003年丰宁县人均收入为1412元,还不及1996年河北省平均水平,教育支出对这里的人们来说比例非常大,教育的负担确实比较重。如果财政能够再增加一些,随之收费标准再降低一点,老百姓是求之不得的。

 

[NextPage]

 

    含辛茹苦的家长们并非仅分布在贫困的山区,河北省总工会教科文卫工会主席陈智说:"河北省目前低保人口78万人,每月只能领到150-250元低保金;下岗失业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72万人,一些企业的职工工资还达不到我省规定的职工工资低线水平。1998年开始我省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处于低速徘徊状态,年平均只有3.5%,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只有2853元,农村还有460万未脱贫人口和未稳定脱贫人口,他们的生活非常困难,'一费制'标准,应该充分考虑我省经济发展状况,照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强势的中小学校长们也都牢骚满腹

    "一费制"收费,把学校以前以多种名目、随时收取的费用合一,规定了最高限额,直接限制了学校的收入,听会上7位校长代表都反映强烈,他们算了一笔笔帐大倒苦水。 
 
 
    易县大龙华中学校长佟荣喜说"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就率先实现了一费制收费。我们学校有学1124人,2003年一费制收入357000元,除去困难生等减免、课本费、作业本开支,学校真正用于公用经费的可支配收入实际为13万元,但在各方面压缩的情况下,学校实际支出办公费、水电费、取暖费、差旅费等11个项目合计开支28万5000元,亏损15万元,生均亏130多元。"

    宁晋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赵现芬则表示:"方案中规定小学生杂费为190-240元,扣除微机培训费、取费等,实际学校能用到教学上的费用,1、2年级只有70元,高年级约160元。这样计算我们全校可用收入约14.35万元,但和实际开支需要20.45万元相比,还有9万元缺口,生均64元。"

    石家庄市维明路小学校长王变芳说:"家长们可能觉得,学生上学,不就是坐在教室里?根本不是,现在都得多媒体的教室,上微机课学生要上网,不能上网学习,怎么向家长交待?现在的情况是,并不是学生越多我们收的钱越多,而是学校学生越多我们补贴的钱越多,去年一个学生平均要补贴281块1毛3。"

    义务教育  "拴在树上的马儿"?

    这么大的资金缺口下,以前这些校长们是怎么维持学校运转的呢?赵现芬无奈地说:"我们只有通过提高办学质量,然后校长去跟临近单位'化缘'。"

    王变芳也经历过多次"化缘"经历,她说:"随着石家庄户籍制度改革,外来人口进入石家庄市大量增加。外来工人员子女要来我们维明路小学,教室不够,我们改建了两个教室,所需要的资金10万哪里来?都是我这个小学校长用一个暑假时间到处跑来的。我们这所学校靠名气和领导重视,我可以请示领导批准财力支持,全省那么多其他学校呢?"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就像是一匹马被拴在树上,马儿吃不到远处的草,只好啃树皮。"陈智这样表达了他对当前义务教育的忧虑。马儿吃树皮,当然不会膘肥体壮;但更要命的是,树也许因此夭折。学校资金不充裕,不是向家长大开狮子口,就是剜肉补疮,挤占了应该用于学校发展的经费,先顾眼前。但这两者都不是社会、家长们所愿意看到的。

    家长代表、清苑县全昆村农民刘新忠说:"我孩子学校的领导讲,学校因为'普九'欠了很多债务,政府没给有解决,但是又不能乱收费,学校的日子很不好过。收费减下来了,教育质量是否也会随之降下来?学校工作会不会受影响?"  

 

[NextPage]

   

    政府教育投入是种种矛盾的症结

    我国我国9年制义务教育采用的经费投入形式是,国家不向学生收取学费,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可收取杂费,作为对政府经费投入的补充。

    河北省政府研究室李远处长说:"义务教育是一种完全性的公共产品,政府向社会公民提供公共产品是义不容的责任,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这是作为公共财政的一个基本职责"。河北省教育厅在对"一费制"方案的说明中称,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投入和向家长收取的一费制费用的比例大致为9:1。但种种情况表明,各地政府投入情况与这个目标相差太远。

    石家庄市第19中学校长李云江说:"除去财政拨付的在编教职工工资,我们学校一年各项正常开支总和约为30万,而财政拨款明确到位的只有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60元,乘以初中生人数1300,还不到8万。"巨鹿县育红小学校长杨绍秋反映的情况更令人伤心:"我们巨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从我进育红小学,到几年后办成综合名校,还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几年间公用经费政府一分钱都没有投入,现在学校教职工工资只能发出90%。"

    陈智说:"农村学校收费看似越低越好,好象是对家长有利,但学校如果办不下去,得不到发展,到头来受损的还是群众。症结是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是不投入。在目前积重难返,一下子难以扭转的情况下,我认为收费标准不宜过低,过低对教育负面影响太大。"

    "一费制"尚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

    听证会上代表们还对教育厅方案中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国家不向学生收取学费,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辅。
 
    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远远不能"一费了之"

    --家长代表、衡水市桃城区政府赵东说:"一费制之外的收费,方案中提到,学校组织课外活动向学生提供服,如果确需收费的,需要严格控制,包括校外食宿费、爱国主义电影票费、校外存自行车费、校服费;优秀教育教辅报刊、学具等,这些给学校留下了很大的收费空间,有较大的弹性。教育厅是否能制订一个较细的收费标准,或者对这些收费的总额制订限额,使学生家长对这部分收费心中有数。"

    --关于服务费,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澍清认为:"应该堵住这个口子。方案中写明了要家长'自愿',但家长说,我们不自愿也得自愿,我们是以自愿的方式表达不自愿的心情。比如补课费,学生成绩好的差的都要补课,补课就要收费,如果你不报名,老师是有办法的。你既然不报名,我以后不理你了,当然教育质量就有问题了。"

    --家长代表、邯郸电视台财务科郭玫则对"一费制"这个名称提出了质疑:"我发现一些家长对一费制这个概念较模糊,他们认为一费制就是对学生一次性收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再没有其他收费项目了?所以应该大家宣传力度,让家长都明白一费制的真正含义。"

    作为向学校乱收费开刀的一项改革,"一费制"的推出令几家欢乐几家愁,使学校乱收费的空间大大减少,有助规范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系。但义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远远不能"一费了之",收费高了家长不干,收费低了学校为难,作为义务教育投入主渠道的财政拨付必须相应执行。但从近年来的实践预测未来,各级政府无力或无意足额拨付经费,仍是很长时期内阻碍义务教育发展难以根治的硬伤。

返回

上一篇:一费制方案获准施行

下一篇:小学课堂培养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