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专家把脉:网络成瘾症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4-10-12 08:54:00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达15% 专家把脉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症”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

  据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林涌超医生介绍,网络成瘾症(IAD)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IU)。主要 表现为: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定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的损害。

  专家指出,过度使用网络常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在躯体方面,会出现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停止上网时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在行为方面,会出现品行障碍,产生攻击性行为。

  如何判断是否患上“网络成瘾症”呢? 专家说,必须在过去12个月中表现出下列7种症状中的3种以上。耐受性增强,以上网时间不断增加来得到满足;戒断症状,即停止上网则出现明显的焦虑伴有明显的上网冲动;上网频率及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多;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和网络有关的活动上;上网使个人的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虽然能够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的时间上网。

  专家表示,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上网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及心理治疗,而是单纯地认为是青少年思想问题,部分家长甚至靠训斥、打骂或限制活动来矫治。专家建议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平时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情况,并对孩子的上网时间有所节制,一般每天不超过2小时,且中间休息15分钟。如果孩子一旦成瘾,应立即请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返回

上一篇:培养孩子六种能力远离心理疾病

下一篇:143名中学生被委任为香港国民教育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