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课文被改成爆笑故事 《Q版语文》受宠令人忧
《孔乙己》《卖火柴的小女孩》《司马光砸缸》《背影》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小学经典课文,但是最近一本名叫《Q版语文》的新书却在网上和书店流行起来.将这些经典课文改成了荒诞不经的搞笑故事,如孔乙己因为偷光盘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签约成演艺界明星;《背影》中的老父亲因为懒得走路从铁轨爬过去,还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许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对《Q版语文》这种另类图书受到中小学生推崇表示担忧。
1日,哈尔滨市市民李女士反映称,最近她发现自己上初三的儿子小明经常上网观看一个叫《Q版语文》的在线图书,李女士打开网页一看,图书中像《司马光砸缸》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中小学经典课文被改得面目全非,勇敢的司马光砸缸救出的竟然是青蛙王子、流氓兔、西瓜太郎、圣诞老人,甚至还有刘老根和李亚鹏。李女士觉得,这样的图书不但不利于增进文学知识,还容易对学过的语文课文产生混淆。
在网上查询《Q版语文》图书,刚刚输入《Q版语文》,大量的在线阅读网页就弹了出来。记者发现,《孔乙己》《卖火柴的小女孩》《司马光砸缸》《背影》《愚公移山》《皇帝的新装》《孔融让梨》等这些经典的语文,除了人物和故事的主要框架被保留外,其他部分都被改得面目全非,成了搞怪、荒诞的另类故事。而且“服了YOU”“是什么东东(东西)”等一些网络词汇经常出现在文章当中。在一个网页上的在线人数一栏,记者看到每一个故事的观看人数竟然都有上千人。
哈市南岗区学府路某书店的一位销售人员说,现在他们每天都会遇到前来询问购买《Q版语文》的中小学生,但因为这本书在各地销售都非常火,所以他们一直进不到货。这时,一位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前来询问是否有《Q版语文》。
对此,一些教师认为,《Q版语文》打破了原来经典课文建立在传播人间真情基础上的模式,不仅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还破坏了经典语文的文学性。另外,文章中一些很不规范的词句成为学生的常用语,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掌握。
教育部坚决反对以“Q版教材”取代传统语文教材
中新网12月10日电 教育部官员今天表示,现在有新闻媒体炒作Q版语文教材,否认传统教材,教育部对此坚决反对。
日前,一本命名为《Q版语文》的“另类教材”在很多城市书店热卖,一些耳熟能详的中小学经典课文被纂改成搞笑故事。例如,书中写“孔乙己”偷窃盗版光盘是为资源共享;“卖火柴的小女孩”签约成演艺界明星;《一件小事》中被撞的“伊”成为蜡笔小丸子;勇敢的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却是青蛙王子、流氓兔、西瓜太郎等等。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王旭明表示,教育部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课题研究,因此,坚决不同意以Q版来否认传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