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实行新课标 课堂气氛成重要评价指标
北京中小学课堂教学将于近日开始实行新的课堂评价标准,在新的评价标准里首次增加了课堂气氛、学科特点等评价项目。记者了解到,上课使用“满堂灌”方式授课的教师,还将被“亮黄牌”以示警告。
据介绍,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由过去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片面评价转为以学生学习参与为中心的评价方式,同时将以往的“所有学科一张评价表”变为分科评价。新制定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中,“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学科特色”等以学生学习表现为主的指标首次列入了评价体系中,并占了评价指标一半以上的份额。
课堂气氛指标包括课堂气氛宽松度和课堂气氛融洽度两部分。学生人格是否受到尊重,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质疑是否得到鼓励,学习进度是否张弛有度,师生交流是否平等都成为评价细则。
教学评价方案共设定了14个可操作的评价要点,分为A、B、C、D四个评价等级对教师进行评价。新评价标准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将原来“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改成“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专家介绍说,新方案是配合新课程改革推出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目前,北京18个区县实验年级均使用新课程方案,实验规模稳步扩大,从最初的2万人增加到35万人;今年95%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和65%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实施新课程。
从去年开始,市教委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报告。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学生的学业水平整体上达到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也逐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