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市长评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只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但是不能够违背现代典范汉语言的规范要求。”针对在中小学生在作文中频繁使用网络词汇现象,南京市语委主任、副市长许仲梓近日在全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评析。
许仲梓表示,近年,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汉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病句、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表达在网络中成了正宗语言,成为网民的习惯用法,规范汉语却变成另类表达。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网络语言只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汉语词汇的外围部分,仅限于网络环境。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相辅相成,互不取代。网络语言中一部分词汇在经过长时间考验被人们接受后是可以进入基本词汇的,是人们的创新使用,能丰富、活跃我们的文化生活,但是不能够违背现代典范汉语言的规范要求。
有关教育人士指出,学生作文中出现“QQ”、“MM”、“886”等网络语言的现象比比皆是,对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教育部门并未严禁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不过会采取措施加以限制和引导,尽可能让中学生做到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据悉,南京市语委将把语言文字规范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在高中学生中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力争使高中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对作文中出现网络语言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批评,而且还要帮助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