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上海中考"推优"首次增加面试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5-06-09 08:50:00

上海中考"推优"注重综合能力首次增加面试 
 
 

 
    今年上海市重点高中招收“推优生”比例扩大,从往年招生计划的10%提高到20%,并首次增加面试。许多市重点中学昨天举行面试。

面试考察综合能力

如何用好招生自主权,选拔出优秀生?上海中学、大同中学、延安中学等表示,面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书本知识联系实际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等。

各校对面试题都作了精心设计。大同中学物理考查中,摆上电路板、电池之类的器材,要求学生画好路图后当场做实验;学校还出了一些演讲题,如“大同,我的选择”、“校园的流行时尚”等,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题作演讲;英语考查中,让学生以“世博会与我”为题讲述一分钟。上海中学在数学考查中,老师让学生讲述解题思路、一题多解的方法。一些参加面试的学生反映,面试题目很活,平时做题时很少碰到。

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不少重点高中发现,初中学校推荐的优秀生确实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不少学生知识面较窄,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问题的思考能力较弱。例如,延安中学在面试时,老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初中学校,有的学生讲不出学校的特点,不知如何表达对学校的感情;请学生讲讲看过哪些名著,有的学生只报了两个书名,内容就讲不清楚了。在大同中学的语文演讲题中,选择“竞争与合作”、“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成人与成材”等思辩性题目的学生很少,而是纷纷选择“大同,我的选择”这一题目。老师认为,这些题目并不难,优秀初中生应该有一定的判断标准和思考能力。

鼓励跨区避免“放空”

初中升高中的“推优生”比例扩大,对考生来说是件喜事,但不少市重点高中反映,“推优生”名额却出现"放空"现象。

据教育部门规定,今年每所市重点高中“推优生”名额,必须有半数提供给外区初中。被推荐的学生可自主填报志愿。实际操作中发现,即便许多重点高中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填志愿时仍“拥挤”在家庭所在的区县,填报外区学校的较少。不少市重点高中由此出现“冷热不均”现象:众人争抢本区的“推优生”名额,外区名额有许多空缺。

不少校长建议,“推优生”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初中学校要做好宣传指导工作,鼓励优秀学生跨区县就读高中,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更充分共享;“推优生”名额应根据实际情况作更好调配,使20%的比例得到更好落实。
 

返回

上一篇:北京首批“名师工作室”启用

下一篇:2005年各地高考试题及高考志愿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