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高考填报志愿全攻略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5-06-17 08:02:00

高考填报志愿全攻略 
 
 

  准确定位 提高“命中率”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减少了考前报志愿的盲目性。然而,从近几年实行考后报志愿的情况看,有的学校志愿过于集中,几乎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现象。准确把握志愿填报要领,既不“高攀”,又不“低就”,将有助于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1.正确认识自我
  考生在选择志愿中,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选择适合的学校、专业;二是客观地分析自己在整个考生群体中的位置,从而把握住志愿选择的大方向,不致于出现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层次颠倒问题。
  2.充分估计别人
  充分重视别人对志愿选择的动向,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一般来说,本地学校招生量大,考生报考自然较多;外地学校计划少,报考者也较少。了解了别人报考志愿的动态,也就有利于避开热点,使自己的选择能够出奇制胜,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详细研读资料
  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收集、整理招生资料和信息。对前三年本地区考生志愿的分布、高校提档分数线等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年度间学校志愿上下波动的规律,结合社会需求实际,预见当年生源的大体走向。从中选出几所适合自己的学校,进行细致斟酌,然后决定取舍。
  4.兼顾一般志愿
  要转变升学是为了就业的观念,体现在报考志愿中,应该是先考虑上学,再考虑学校和专业。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中,更应重视专业,而后选择学校。在志愿顺序选择上,应慎重选择第一志愿,更要认真对待二、三志愿,服从分配志愿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合理填报,确保升学“底线”。另外,志愿间形成合理的梯度,也是兼顾一般的一项措施,不要一味追求一类学校或专业,造成志愿平行,增加调剂的难度,降低录取率。
  1估分报志愿技巧

  估分填志愿,不仅要依据估计的分数,还要参考前两次的模拟考试成绩和名次。
  1.一模考试后,各校对考生在群体中的位置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多年的实践证明,他们的分析与考生在高考中所处的位置,基本是吻合的,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再适当参考二模考试发挥的情况。
  2.认真分析高考中发挥的情况(正常、超常或者是失常发挥),估出自己高考可能的分数,再与周围同学交流,将高考成绩与前几次模拟考试相比,自己感觉是位置相同还是前后有所变化。
  3.简易推算自己的录取段位。3次模拟考试的平均成绩可以看作是考生的基本实力,并以此估计自己在班上、在全校的排列名次。再根据本校近3年的录取率,取3年平均数,可大致知道自己处于哪一个录取分数段上。
  例如全校有考生200人,A考生近3次模拟考试平均成绩在全校排名为第30位,即30/  200。本校近3年平均录取率为:一本10%,二本25%,专科30%,即35%的考生可上二批以上的本科院校……A考生排名为30,说明上一本的希望不大,而上二本的竞争力很强。
  4.考生志愿起点很难把握,尤其是处于在本科一批和二批位置附近的考生,因事先不可能知道同层次同意向的考生志愿分布情况,要有起点算高了或算低了的思想准备,切记不要盲目乐观选高的起点。

  2出分报志愿技巧

  凭成绩报志愿,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考生志愿的分布情况,二是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情况。
  1.全面搜集报考信息,然后运用这些资料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
  2.二本边缘分数考生可考虑报外地院校;一本的边缘分数考生报本地重点院校的机会大些。每个考生一定要对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大体排名有所了解,合理拉开档次。
  3.此时填报志愿,考生完全凭高考成绩说话。在选志愿时是名校优先还是“热门”专业优先?你可以参照以下原则。
  (1)高分(600分以上)考生,奔名校。但要考虑北大、清华某些专业的录取分在630以上。
  (2)次高分(成绩在560分~600分之间)考生,奔特色。
  (3)考分中上等(560分以下)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
  (4)一般成绩(考分在本科线和重点线之间)考生,奔专业。
  (5)成绩较低(未到本科线或在本科线附近)的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
  4.考试成绩达到或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的专业。
  要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一般说就低不就高比较保险,在填报每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时,一定要拉开学校的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
  5.考虑扩招的学校和专业,注意扩招部分是否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尽量避免高分低报,失去了更好的深造机会。

 

[NextPage]

 
 
填报志愿之三十六计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填报志愿也是决定高考成败的大事,不可不慎重考虑。在重视填报志愿本身的同时,必须注意其中的技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以外,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面对填报志愿。
  三十六计之:
  “攻心为上”
  填报志愿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心理战。过硬的心理素质是拼搏的支撑点。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要做到心如止水,才能保证头脑的冷静,在这场残酷的战役中尽显大将风采。

  三十六计之: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我们在高考填报中也要“留有余地”。就是要考虑自己高考时最佳发挥和最差发挥两种情况。譬如某考生自己定位于“二本”批市区内某院校,不妨在“一本”(重本)批考虑一、二个收分低的院校,在“二本”批的平行志愿中也考虑一、二所调档线可能等于批线的专业。
留有余地还有一个意思,如果考生很想考上某院校,不一定都填“热门”专业,可以选填一、二个不那么“热门”的专业,最好还表示愿意服从专业调配。这样可以增大被这个学校录取的可能性。

  三十六计之: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虽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每年递增,但近几年考生人数增长的速度更快,升学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本科招生计划仍然有限,竞争相当激烈。无论重点本科还是一般本科院校,省市以外院校占了相当一部分。
  部分学生因考虑到生活习惯、气候以及将来的分配问题,不愿报考到离家远的地方,突出表现为:以北京为代表地区的学生不愿南下,以上海为代表地区的学生不愿北上。
  当然,基于各种现实因素,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就个人的发展而言,走出家门,奔向远方,也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把自己放入陌生环境中去,不仅开阔视野,无疑更有利于独立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感受一下遥远的世界,体会一下水乡与北国的相异,将各方的灵气融于一身,你会获得更多。

  三十六计之:
  “料敌致胜,计险厄远近”
  此指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专业和学校是选择志愿的两大标准。学校代表一种综合素质,专业则指出你将来的工作方向,而热门专业则往往是时代的潮流,如:国经、国贸、期货、金融、法律等。所以当满意的学校和满意的专业不能统一为一体时,考生很多会把天平倾向专业。高考学生们在衡量专业和学校时,务必三思,应放眼于未来。
  兵法“运用其妙,在乎于心”,填报志愿也在于高三学生的心灵感应是否与高考录取的运行规律重合,衷心祝愿你们能走进自己理想的学校!
 

返回

上一篇:教育部六条措施保中小学幼儿园安全

下一篇:德国儿童教育的四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