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人航天展开幕万余市民争睹"神五"真容
中国载人航天展前天开幕,展览为期一个月,于10月16日结束。
前天上午,“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展”在卓达星辰广场开幕,其中“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成为展览的最大亮点。
9时多,许多家长就带着孩子从四面八方赶来,市区各大中小学、军事院校和驻石部队也纷纷组队前来参观,众多的参观者将卓达星辰广场挤得水泄不通,入场券和介绍此次航展的报纸更是炙手可热。开幕式上,主办方还别出心裁地现场发射了20多枚小型模拟火箭,让观众体验了一回火箭发射的现场气氛。
本次航天展览共展出“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火箭逃逸塔、长征一级火箭发动机、火箭整流罩等实物,以及“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式卫星、太空服和各式导弹等数十种航空航天模型。两面大型图文展示墙上布置的数百幅图片详细地介绍了人类航空航天史,如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到开发和利用宇宙等。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在此次展览中最受瞩目。“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就是乘坐这个返回舱回到地面的。”随着讲解员的介绍,观展的市民仔细地观察眼前这个直径两米左右的物体。“妈妈,杨利伟叔叔就是从这里面出来的,我在电视里看见的。”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兴奋地喊着。北京1831流动科技馆的秘书长潘梅也充当了义务讲解员,围绕着返回舱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功能以及“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的原理进行介绍,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纷纷为她的精彩讲解报以热烈的掌声。
市民尚石柱带着孩子一早就来观看展览,他说:“来看展览主要是想让孩子多了解一些航天方面的知识。孩子通过观看展览不但知道了中国是火箭的故乡,了解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以及宇航员太空工作生活等航天知识,也让我们享受了一顿丰富的航天知识‘大餐’。”
在星辰广场中间位置,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走近一看,原来是“神舟五号”模拟发射控制指挥中心。里面的系统演示着火箭从发射前一小时准备到发射升空的全过程。整套系统由系统控制程序、投影播放设备及10台计算机组成。有些市民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一下火箭发射的全过程,“9、8、7、6、5、4……点火成功,起飞成功,飞行正常。”在参观者整齐的喊声中,“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再次飞向太空”。“我是第一次看见,并模拟发射。这样的体验太神奇了,不但让我过了一把总指挥的瘾,还了解了火箭升空后的一系列变化。”陈女士激动地说。
据了解,自“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后,已在北京、上海、澳门等全国25个城市举办过“神舟五号”航天科技展览,参观群众达420多万人次。此次,“飞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石家庄)展”为期一个月,于10月16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