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共话"现代学校制度"
中国杭州西博会品牌项目——“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于10月18日至26日在西子湖畔举行,期间,陆续到达的国内外的3500多名教育家、校长、名师参加了此次论坛。以"致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为主题的论坛通过国际教育研讨会、局长论坛、名师(专家)论坛、名校长论坛和名师风采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对新时期社会发展与教育革新、教育均衡发展、师资培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及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与展示。
在本次论坛的主要分论坛名校长论坛上,几位名校长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给参会者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我们撷取了几位名校长的治校理念与高招,以飨读者。
教育的最大技巧是爱
孙双金(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我们当代人呼唤两种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一种是人文精神。我个人以为,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我们学校进行的就是情智教育。”孙双金说情智教育的内涵有四个,一是情感,如果我们的老师,校长,不爱学生,不爱教育,而要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情感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其二是智慧,智慧和知识不同,知识从外到内获取,智慧从内而外生成;其三是和谐,情感和智慧和谐交融,以情促智,以智促情,两者和谐地共生;第四是发展,情智教育最终是为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情智教育的构成,我在学校提出了情智管理。情智管理重发现、重关怀、重赏识。我上任后请总务处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把所有教师生日排成一张表,每到这一天,就请教导主任写贺卡,写赞语,然后手捧鲜花,送到老师办公室里去。当冬天到来时,学校的教师们坐的是硬板凳,阵阵的寒气涌上来,于是我让后勤给每一位教师的板凳垫上厚厚的垫子。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教育的最大技巧是爱!
学会正面欣赏“孔雀”
俞国娣(浙江省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校长):
有一位哲人说,人们把孔雀当作一种美的象征,其实孔雀不仅仅美,还是一种最有自信的动物,因为它只要看谁长得漂亮,就会跟他比,会竭尽全力把自己最美丽的部分展现出来。但是当这样美丽的孔雀出现时,请你正面欣赏它,用积极的眼光,如果你用挑剔的眼光,站到背后一检查,最丑陋的部分就露了出来。
我觉得这个其实也就是事业留人,然后重建一个制度,评价分配在匹配一个制度,这个就是待遇留人,然后弘扬一种文化,这种学校是宽容,教师个性比较张扬,我觉得这是比较高层次的感情留人。
对老师也是一样,老师在积极表现自己魅力的时候,没有精力顾及遮丑,作为校长,要积极去看,不要和其他人一起,站到角落指指点点去挑剔。否则他再美也不敢开屏,只会拖着尾巴。
作为一所建校只有三年时间的民办学校,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替学校每一位老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找到最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在崇文,我们实行教师教育“导师制”,开设特级教师工作室,评选产生崇文名师。把一些省级特级教师请到学校来,组建特级教师工作室。他们叫借用外脑,目前学校建立了6个工作室,这些特级教师每周来指导半天或一天,带了55位弟子。
[NextPage]
升学率“绿”起来
张人利(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
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升学率,不应该回避,也不能回避,但不能以加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以损害学生心理健康、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基于这一理念,“绿色”的内涵就是:“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学校升学率的本身,还应该关注学生原有基础的目标要求,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关注取得学业成绩与升学率的过程;关注与学业成绩和升学率相关的其他因素,如学生课业负担、学习兴趣、睡眠、课外活动、家教等。”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做了大胆的课程改革。如在小学一年级学生课程中,没有数学,只有英语和语文,“小学生逻辑推理差,记忆和语言能力强,学校必须承认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差异,我们就把涉及形象思维的课程往下移,在低年级加强语文、英语的学习,把逻辑思维的课程往上移,二年级以后再开设数学课,平时的数学活动课足够了。”
在我看来:每个学生在同样的年龄阶段学习同一门课程,所花费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效率高,有的效率低,就需要因人而异。像初三年级,有20%—30%的学生下午2:45放学,因为这批都是尖子生,回家了照样会学好,其余学生分4:15、5:30两批放学,他们可以根据各自差异进行补课。
要让“好人”得“好报”
郑杰(上海北郊学校校长):
只有当学校充满了正义的时候,学校才有可能有效率、有道德,才能蕴涵未来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而正义就是让“好人”得到“好报”。那么,学校的正义应该由谁来提供,不是靠人来提供,而是靠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体现公正,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学校的教育创新,让“好”人得到更多的“好”处。
学校里的“好人”可分为五种:工作量大的人、工作优质的人、责任重大的人、贡献大的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人。这些人都应该给予“好报”。那么,给什么“好报”?回答曰:给钱、给荣誉、给权、给机会、给职务、给设施设备,如果这些都不能给予的话,请给自由。自由在哪里呢?自由在时间里,还在空间里。老师有坐班制,可以奖励“好人”不用坐班,甚至给“好人”自己排课表;可以给“好人”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因为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是最自由,如果没有条件给他办公室,就在办公桌上做个隔板,让他感觉有空间。
我们之所以还能管理一所学校,恰恰是因为我们利用人性当中很多特点。我们有一个老师上不了课,我把他当‘坏人’让他回家,可是他缠着我,我走到哪他跟到哪,我回家他跟我回家。后来我发现他的长处,所以他现在负责要债。还有,每当我出去谈判、签合同要喝酒,所以我每次都随身带一个老师去喝酒,这个老师我不能在教师节表彰他,但是这个人的贡献不能忘记,因为他牺牲了他的肠胃。
校长唱好三部曲
陈新(浙江省宁波慈溪实验小学校长):
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教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有校长引领。校长引领需唱好三部曲。第一,校长要坚持下水,掌握教学主动权;第二,校长要脚踏实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培训;第三,校长要认真研究,务实创新搞特色。学生的特色是学生自主求发展。而艺术教育融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发展当中。
当校长往往是行政方面比较强,好多人当了校长之后,行政工作比较多,所以慢慢放弃了教学,这样一来其实说是放弃了教学管理的智慧权。所以我们当校长要坚持上课,这样才能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
唤起教师内在激情
马里松(浙江省杭州三墩高级中学校长):
现代学校和传统学校的区别是很大,对于教师的要求最大的一点区别,就在于教师要有创造精神。因此校长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内在激情,只有创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我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注重人文与制度管理双管齐下,唤醒教师自觉的追求。
我觉得,当校长的要给每个教师制定一个个体发展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比如说我会鼓励我的老师:你们个人发展的目标是特级教师,最近第九批特级教师开始评的时候,你们不管评的上评不上,我要争取让你们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