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交通安全:关键在于开展全民教育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5-12-08 11:39:00

 

交通安全:关键在于开展全民教育

--我国学校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及对策

  一项统计表明,交通事故是造成4至14岁儿童非故意伤害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头号杀手”。

  据公安部统计,2003年,我国中小学生交通死亡人数高达4104人,占总数的3.9%;受伤人数为19196人,占总数的3.88%。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中小学生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分别为:骑自行车违规、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校车车祸事故等。

  现象1 骑自行车违规

  宝宝是个运动爱好者,骑独轮车耍特技堪称一绝,这也使得他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时骑得飞快。一天,从胡同里飞速冲出来的小车将他撞倒在地,从此宝宝失去了双腿。像宝宝这样在路上飚车、飞速骑自行车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已成为城市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学放学途中成群结队侵占路面、打闹、骑自行车搭肩、撒把、随意横穿公路,狭窄的路面、飞快的车速、互相追逐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葬身在车轮之下。

  对策:据统计,学生交通事故90%以上是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无序行走所致。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全民教育应对汽车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对于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除了批评、教育、安抚以外,并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

  点评:在美国对待中小学生骑自行车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由于美国涉及自行车交通的事故中,有60%的儿童是头部受伤。因此,许多州制定了配戴头盔相关法律。加州规定18岁以下少儿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阿拉巴马、佛罗里达、乔治亚、马里兰、田纳西等州规定16岁以下必须戴头盔。以上做法虽然没有起到杜绝事故的作用,却让死伤数明显减少。

  现象2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

  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在我国相当普遍,这也是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一项在8省市进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调查的结果显示,违反交通规则是导致中小学生受伤害的首要原因。而上、下学路上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有对比表明,中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较成年人要高,经常会看到过马路时大人拉着孩子横穿马路,多数孩子此时会制止家长的行为,但也有不少孩子跟着家长跑,可见家长对孩子起到了不良的带头作用。有关专家建议,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当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此外,尽管许多地方中小学生放学都有交警或教师负责护送,但学生在路上嬉戏、打闹并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不在少数。

  对策:不久前山西沁源特大交通事故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由车祸引起的交通事故每年都会“残害”无数中小学生的生命。从某种角度而言,车速是事关生死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行人被行驶速度40mph(每小时车速40英里)的车辆撞倒,生还可能为85%。调查表明,校门口200米内是中小学最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点之一,而交通事故占了绝大多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学校周边增设了许多禁速标志,画了人行横道线,优化了信号配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降低了校门口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点评:发达国家对于将儿童置于危险的司机都制定了予以处罚的相关法律。美国为了减少青少年驾车事故,许多州通过了逐级驾照颁发法律,根据此法,青少年要通过多个要求严格的步骤才能最终获得驾照。一些州还制定了更为严厉的法律,限制青少年驾车所载乘客的数量或是晚间禁止其驾车上路的法律。“上学安全路线”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项目,不仅在美国得到了推广,而且被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效仿。

  现象3 学校校车事故及车祸

  22座车塞进58人,这是某报的一则报道。某日下午,南方某市交警支队二大队两民警巡逻执勤至某路段时,发现一辆普通客车有超载迹象,拦截检查发现,核定载客量为22人的客车竟然实载有58人,其中有小学生55人,超载率达163%,同时,这辆客车的行驶证年审签章竟然是伪造的。后经查证,该客车系该市某小学的校车。

  三次超载被查获。据报道,一学校校车在运送学生时,被交警查获,发现超载了7人。当时驾驶员称不知道临时号牌车不能载客,并因该校另一辆校车坏了,自己才代班去接学生。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继前两次分别超载11人、超载54人被查处后,该校出现的又一次违法行为。

  以上只是笔者随意从媒体中撷取的片断。据统计,由于车辆超载造成的事故占到了学校交通安全事故的绝大部分。记者在采访和暗访时发现,一些民办学校的校车存在着严重的“超载”现象:不少只能乘坐20多人的车里挤了三四十人,有的甚至乘坐了50人。一些民办学校这样解释,因为学生比较小,有些可以挤在一起坐,比如大人2人坐一排,学生就可以3个人。因此,虽然人多,但都有固定的座位,并不一定是站着的,并不能算超载。

  不少学生家长指出,不少民办学校的校车基本上都是租来的,这些车辆并没有针对小学生身高、年龄等特点而设置低矮的扶手、靠背等。对于孩子来说,即使车辆轻微的晃动也可能让他们跌倒,甚至导致伤害,因此不适合小学生乘坐。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受经济的制约,学校交通安全存在巨大的隐患。如,在贫困地区由于路途遥远,坐农用三轮车等运输工具上学的学生非常多,许多孩子家长明知有危险,但为了求学,也不得不让孩子坐这种车。

  对策:加大校车投入及管理。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各级各类部门在加强协作配合,保障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北京市等地加大投入,为大多数学校配备了校车,并对校车司机进行了严格的考验制度,不合格者决不允许上路。由于新配备的校车车况较好,同时统一了对校车的管理,北京等地近些年的校车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点评:欧美以及日本等许多中小学生都是乘坐校车上下学,统计证明,这一交通方式也是最安全的。美国对校车的机械及内部结构的要求很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有35个机动车安全标准适用于校车。纽约和新泽西州最早通过有关校车必须安装安全带的法律,加州、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也通过了此类法律。在阿拉巴马,只有持CDL(商业驾驶执照)的司机才有资格成为校车司机,而且上岗前必须完成教育局规定的12个小时的安全教育课。

  大量事实表明:要降低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关键问题还在于教育。记者通过对一些地区安全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安全教育开展得好的地区和学校,安全事故明显低于未开展或开展安全得不好的地区和学校。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父子或母女同过马路,经常是父母要违反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被孩子拦住,并被告之要遵守交通规则,而一些孩子的违规,多数是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家长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安全教育,通过增强全民交通安全的意识,提高抵御和防范交通事故的能力,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安全问题。

  一项调查表明,尽管安全教育已经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展开,但不少流于形式,实效性差,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县镇和农村学校中更加普遍。专家建议,安全教育应当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和解决安全问题。(本报记者 李小伟)

[NextPage]



【政策】责任重如山 生命大如天——杭州强化中小学生(幼儿)交通安全 徐婕妤 本报记者 朱振岳

  为保护杭州130万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的学生,今年以来,杭州市各个部门铺就了一张严密的校园安全网。

  今年3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幼儿乘车(船)安全工作的通知》,就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接送车问题、校车安全管理问题、城区学生乘车安全问题、防范春秋游乘车安全事故等提出了有效措施。

  该措施以“不发生无证(照)车辆接送学生、幼儿引发交通事故;不发生接送学生、幼儿车辆因超载、超速引发交通事故;不发生因学生违章引发交通事故;不发生因校车违章引发交通事故;不发生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外出教育活动乘坐车(船)出现交通事故”为工作目标,全面降低中小学生、幼儿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杭州市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生接送车问题。重点查处无证驾驶、超载、车况差等违法违规现象,对无证营运的坚决予以打击;通过增加车辆、增开营运线路、有条件的地方开通学生接送专车等办法,解决好学生的乘车问题;针对农村学生家长支付车费困难的现状,在成本许可范围内适当协调学生票价,抽出一批营运车辆,在约定时段从事学生接送,从源头上规范全市农村中小学生的接送车。从2005年开始,富阳市政府每年拿出70万元用于补助学生接送车辆,并对接送学生车辆需缴纳的地方税费实施减半收费。

  二是着力解决校车的安全管理问题。对全市所有使用校车的学校进行全面的校车安全检查,并不定期地对校车使用情况进行暗访,重点查处超载、使用故障车、聘用无证(照)人员驾驶校车等问题。要求中小学、幼儿园用校车接送学生时,须有教师或保育员在车中监护,驾驶室副座不准乘坐学生和幼儿,严格杜绝超载现象。

  三是着力解决城区学生乘车安全问题。公交部门在推出公交学生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对策,通过改善车况、为学生开设专线公交车等,解决学生乘公交车难的问题,确保行车安全。教育驾驶员做到文明驾车停车,学生做到上下车讲文明、讲秩序,以共同保障乘车安全。

  四是着力防范春秋游、寒暑假和各类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乘车(船)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杭州市规定,中小学、幼儿园组织学生出游,必须做好安全教育、各项安排和应急预案,必须有学校领导带队和足够的教师负责管理,必须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凡承载学生出游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必须经交通(运管)部门检查、许可(客车技术状况应达到一级),严禁乘坐无证(照)人员驾驶的车(船)等交通工具,严禁车(船)超载、超速行驶;学校应事先与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客运企业或旅游客运企业签订包车运输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主动与公安交警部门联系,落实有关措施,确保交通安全。

  各部门紧密配合,是做好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杭州市成立了由教育、交通、公安三部门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学生(幼儿)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了交通安全情况通报制度或例会制度,定期通报各部门开展的工作。

  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班会课、团(队)主题教育和交通安全等形式,在全体学生中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经常出现的追逐、打闹、骑车带人、在机动车道骑车及逆向骑车等现象,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对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杭州提出可由班主任或值班老师负责护送过马路或送至学校临时停车处。

  交通部门则对接送学生的营业性车辆加强管理,确保车辆及驾驶员牌证齐全,车况处于良好技术状态,杜绝无证无牌的农用车辆及车况不良的车辆接送学生。

  交警部门选定交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校外辅导员,主动上门,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完善学校周边道路状况和交通设施,统筹城区中小学上下学接送车辆的停车问题。

  此外,今年杭州市还开展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月”、“携手1+6,文明交通进万家”等活动;并建立了“交通安全校外辅导员制度”。

  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市在复杂路段和上学、放学时段派员维护交通秩序4864人次,设置交通标志、交通安全设施1084处、人行横道信号灯136处、施划人行横道线804处、临时停车泊位849个,全市共检查学校接送车3637辆,查处校车超员166次,卸载学生655人,其中查处超员30%的3起。

[NextPage]

 

【措施】关键在于政府重视——山西古交市中小学为啥都有操场 张巨明 本报记者 高耀彬

  山西古交市1997年实现“普九”,当时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还处于比较低水平的标准。尤其是学校体育锻炼的场地普遍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当时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很多困难。

  古交市在继续抓基础教育巩固提高的过程中,由市政府统筹,首先从中小学的标准化建设入手。由市财政先后投资近亿元对全市的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同时,还投资1.05亿元重新选址完成了市属高中学校——古交一中新校区的建设。使全市学校的体育场地彻底得到了解决。

  在新建学校选址时,优先考虑运动场地够不够标准。古交一中是全市唯一的高中,也存在操场不够标准的问题。古交市的土地非常紧张,但在新建一中之前,该市政府还是保证了建设标准化操场的用地。如今,新建成的古交一中占地达380亩,包括现代化的学校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等在内的完备体育设施成为古交一中的亮丽风景。

  近三年来,古交市新建与改扩建了37所高标准的农村小学,在新建校舍47873平方米、维修校舍38628平方米、消除危房48041平方米的过程中,学校操场的改、扩建同时进行,由此,新建校全部拥有标准的操场。

  在改扩建学校时,优先考虑运动场地能不能扩展。古交三中的前身为古交镇中学。2001年改扩建前,其占地面积还不到现在占地面积的一半,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不仅校舍越来越紧张,原有操场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出早操的需要。不得已,学校只得组织学生到公路上出早操。

  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学生晨跑的安全,古交市政府决定扩建三中。经市政府出面与学校前后相邻有关单位协调,从而保证了古交三中扩建的需要,使该校从一个原有330余名学生的乡镇中学发展成了可供2000余名学生就读、1200余名学生住宿,并建有400米标准跑道操场的市直中学,不仅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及学生出早操的需要,同时也缓解了市内初中入学高峰的压力。

  在进行其他工程建设时,优先考虑学校运动场地受不受影响。古交七中的操场是古交中小学操场中为数不多的大操场之一,建有标准的400米跑道。2003年,省属过境公路在改造时,按照原施工设计方案,学校操场需内移20米。为使学校的大操场在过境公路改造中不受影响,古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领导多次出面与有关方面协商,最终使其更改了原来的施工设计方案。虽然公路因为多绕一个弯而增加了投资,却避免了古交七中操场的缩减。

  古交市委、市政府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把过去没有给教育办好的事,现在加以弥补,其中就包括学校的运动场地。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古交市彻底解决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对运动场地的需要,为教育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该市共有初中学校14所、小学125所,其中拥有200米—400米跑道操场的初中学校11所,拥有400米标准跑道操场的初中学校3所,拥有200米—400米跑道操场的小学校29所,拥有可满足体育教学需求的运动场地的小学校96所。目前,该市所有中小学校的操场均达到了标准,由此保证了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安全锻炼的需要。

【行动】淄博学生坐上了“放心车” 马永 韩雷 本报记者 宋全政

  在淄博市临淄区,每到上学放学,就能发现一排黄色的中巴车整齐地停靠在校门口。“接送学生的车为什么全部喷刷为黄色?”“学生专用车涂有黄色,是经检验合格的标志。接送学生的车辆只有合格了,才能享受免交养路费、免交客运基金和免费参加车辆年审的优惠政策。”司机师傅扳指一算,“仅养路费一项,一辆接送学生的中巴车一年能免交5000余元呢。”

  据了解,为彻底取缔“三无”(无证、无牌、无安全保障)报废车辆,更换合格的学生接送车,淄博市所辖区县都相继为学生接送车提供了“免交养路费、免交客运基金、免费参加车辆年审”的优惠政策。有的区县还与公交部门签订协议,制订了学生接送车实行定车、定人、定时的制度,打通了一条专门接送学生的“绿色通道”。“要想使学生接送车一路平安,必须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狠抓督查落实。”淄博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强调说。

  几年来,淄博市教育局与交警支队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生专用车辆管理确保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意见》,以“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了以“平平安安上学,安安全全回家”为主题的学生接送车专项治理活动。

  建立学生接送车管理台账,是这项治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淄博市以区县为单位对全市所有学生接送车实行统一管理,建立了学生专用车管理台账,并将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层层分解到了各个乡镇教委和中小学。各乡镇教委和中小学都相应地建立了学生接送车安全管理台账,与车主和驾驶员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配备专人每天对车辆和驾驶员实施监督检查,以确保车辆不带病、乘车不超员、司机不饮酒、行驶不超速。每年暑假,淄博市教育局都统一组织学生接送车到车管所进行检查、审核,以确保车辆手续齐全、安全性能良好。另外,淄博市教育局还协同市交通安全办公室定期对车主和驾驶员开展安全教育,向违章驾驶员提出警告,对严重违规的车辆取消其专用车资格。

  淄博市对学生接送车的严格监管,使“三无”报废车辆没有了立足之地;而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则充分调动了车主购买和使用合格车辆的积极性。据了解,截至目前,淄博市已取缔了500余部学生用“三无”车辆,更换了400余部合格车辆,全市中小学生坐上了手续齐全合法、安全性能良好的“放心车”。

[NextPage]



【链接】

  交通事故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很大伤害,其社会后果和经济损失也是不可低估的。随着汽车最先在西方国家普及,北美和欧洲国家最先意识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日本无论是大小城镇还是乡村僻壤,行人都很遵守交通信号灯。东京的银座地区人流潮涌,红灯亮时,就是马路上没有车辆行驶,行人也不会闯红灯过马路。在乡村僻壤,笔者的一次亲眼所见印象深刻。笔者曾到一个名叫福岛的偏远农村参观,住所附近是一个小村子,人少车也少。清晨,笔者在街头散步,在一个三岔路口,看到一位西装革履、衣着整洁的年轻人站在红绿灯下,此时正亮着红灯。虽然是在一个小村,又是清晨,路上无来往车辆,也不见行人,可这位年轻人还是等到亮绿灯时才沿着人行道走过去。

  德国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街小巷的红绿灯、交通牌和路标。大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都是自动装置,中小路口有指示先行或后行的交通牌,居民区有专门设置的路障,在学校、幼儿园或孩子集中的地区,路牌上会印有小孩的图案,在自然保护区则有印着动物标志的路牌。德国人十分爱惜这些多如牛毛的交通标志,如有交通标志受损,有关部门会立即前来修复。

  瑞典被称为世界上交通最安全的国家,政府有健全严明的法规,公民有高度的自觉性。该国交通法规严格,且有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如车辆白天行驶必须开灯。瑞典的交通规则是以人为先,行人第一。马路上的信号灯在离地面两米处,与行人的目光高度持平,且周围不准立广告牌或栽树,以免遮盖信号灯。(李瑟)

返回

上一篇:2006年艺术专业招生新政策解读

下一篇:首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