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传真

教育传真

北京双榆树中心小学“校长智囊团”上岗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6-02-27 08:02:00

 北京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二天,在北京双榆树中心小学的会议室里,当上“学生校长助理”的四年级学生冷玉指着黑板告诉记者:“您看,那就是昨天校长给我们培训时写的重点!”记者观察了一下,被吸收进“校长智囊团”的6名“学生校长助理”,全都十分珍视地将名牌挂在脖子上了。

  上个学期,双榆树中心小学把“学生校长助理”的“招聘启事”贴到了教学楼大厅里,引来数十个孩子报名。这次,负责“招聘”助理的曾樾校长决定改变以往的做法,扩大名额,使小助理形成一个集体,发挥团队的精神和作用。“只选一两个学生当助理,容易作秀,有时也会出现‘我强他不容,他好我嫉妒’的情形,越是有能力的孩子越可能有这种心理。”

  6名学生通过演讲获得了资格,而且年龄形成梯队,从四年级到六年级,大同学带小同学,大校长率小助理,一个“校长智囊团”便诞生了。值得一提的是,智囊团里的小顾问们并不都是惯例中的“好孩子”,他们中也有“问题学生”,还有特困生和残疾孩子。但他们都同样有热情,有特长。

  曾校长介绍,小助理们每天都要认真记录自己的《助理日志》,周末前交给校长;每周五,小助理们要打开“校长信箱”,把同学们的意见带给校长;每个周五,校长都要跟“校长智囊团”的小助理们碰面,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顺便讲讲做人做事的道理。小助理们在岗位上做了很多事情,个人也成长很快。

  “少布置,重点拨,能让他们代替校长时就让他们代替,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我们的小智囊团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向周围传递了校园里互相尊重的信息。”曾校长最后说。

返回

上一篇:中宣部教育部举办孟二冬先进事迹座谈会

下一篇:教育部财政部督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