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真
两会视点:代表委员评说义务教育四大焦点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6-03-13 09:02:00
3年前,王斌泰等376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议案,提出适时修改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因为其实施的环境和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农村税费制度已经进行了重大改革,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3年后的2月25日,《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这份议案推动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
在今年的“两会”上,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正式通过之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抱着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热情,对草案的相关条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各级政府投入 责任要重落实
【新闻故事】
2006年2月7日,这个日子让广西百色凌云县教育局局长易延书难以忘记,因为在这一天,中央和区里拨给凌云县260万元的教育经费已经全部到位,其中免杂费补助金242万元,公用经费补助金18万元,“以前这两块的费用我们县才110万元,基本上靠学生的杂费支撑,现在翻了一番还多呢!”易延书在电话里高兴地对记者说。
凌云县是个国贫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03元,排在全区89个县(区)的最末位。
春季学期开学前,广西在本级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筹措4亿元,将20%免学杂费补助金、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和50%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全部负担起来。
【草案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代表委员评说】
安徽教育厅副厅长胡平平代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觉得在落实上必须下工夫,一方面是我们省级以下的各级政府,首先要管好、用好这笔由财政提供的经费,另一方面,中央有关部委应该结合基层的实际分配好、监督好这一批经费。我希望尽快能在全国农村统一公用经费的标准,使得全国所有省份的农村孩子,都能受到均衡的教育。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委员:我曾对全国100个富县和100个穷县作过比较,其2001年财政收入相差17.4倍。这种情况下,分属于富县和穷县的中小学,其公用经费相差十分悬殊。所以,相比起“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新机制照顾到了东西部财政收入的差异。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中西部的财政收入低、人口多的省份,中央财政还是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支付情况也应透明化,让人大、政协知情。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牛鼻子”
【新闻故事】
每天早晨5时30分,隋丰莉准时从家里出发。她的家在辽宁省东港市合隆满族乡最东端的齐家堡子,如果到翟家堡小学上课,她需要骑车20多分钟;去大楼房小学上课,她要骑车40多分钟;如果去最南端的何家岗小学,她要骑上近一个半小时。逢上雨雪天气,乡路泥泞不堪,隋丰莉只有步行,那样需要的时间更长。
隋丰莉是身兼4所乡村小学30多个班级的音乐教师,同时还兼任合隆满族乡中心小学的舞蹈教师。在合隆满族乡,像隋丰莉这样的“走教”教师还有7名。
【草案相关内容】
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公办学校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公办学校校长和教师流动。城市公办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应当具有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一定年限的经历;新聘任的教师应当到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任教一定年限。
【代表委员评说】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相小青委员:“走教”是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的一种现实选择和暂时办法,我们更要从长远打算。我建议设立西部农村教师培训专款,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针对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的现状,增加西部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采取“乡镇拨地、政府补贴、周转使用”的模式,进行农村教师宿舍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代表:近年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稳定性差,流失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流失情况更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我建议制定并建立农村教师流失补偿制度,使流入地对流出地有所补偿,流出地用补偿金再聘用其他合适教师,或者为在岗教师提供进修提高机会,以保护农村教育
缩小教育差距势在必行
【新闻故事】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告诉记者,他在云南玉龙县河源村小学调研时,教师教学除了一块黑板和一张嘴外,粉笔都是上级定量发放的。这个村所在的九河乡的一所中学,一座住有上百名学生的楼房,楼体明显歪斜,岌岌可危,却没有钱去改造,只能靠墙外十几根木桩支撑着。“当时许多同志看到这种情况眼泪都流下来了。”
而在任玉岭调研的另一些学校,不仅有十分现代的语音室、实验室、雕塑室、游泳馆等,甚至还有功能齐全的室内运动场、万人下沉式广场、师生休闲晨读公园。
【草案相关内容】
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向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
【代表委员评说】
民进中央建议:要明确政府职能,以公平分配公共财政支持的教育资源为原则,设置办学标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既要设置最低办学标准,也要设置最高办学标准,实现学校硬件建设平准化,同时要坚持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山西省平遥一中教师段志爱代表: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缩小社会差距,而缩小教育差距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实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政府应该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设立专项资金。
平等对待流动人口子女
【新闻故事】
每逢上下学时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门外小学门口总有大量的家长等在门口接孩子,王兰凤就是其中一个。王兰凤来自包头市土右旗,刚来呼市的时候她在菜市场卖菜,每天凌晨4点钟就要去批发市场,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为了能够按时接送孩子,她换了工作,在一家家政公司做钟点工。
2004年3月,呼市教育局指定了市区18所中小学接收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新城区东门外小学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该校学生共800多人,接收农民工子女近500人。
【草案相关内容】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该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并享有与当地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代表委员评说】
北京市民建副主委张皎委员: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是流入地政府应尽的责任。这不是一种恩赐,不是一种额外负担,而是推进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流动人口也是纳税人,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们不但应当得到流入地纳税人同等的待遇,而且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四川省民盟副主委贺大经委员:我建议推行义务教育属地化管理,实行“全人口”的地方教育规划。一个区域义务教育的发展规划、布局调整、招生计划都要以常住人口为依据。为适应流动人口(含农民工子女)“迁移流”的教育管理需要,要从管理体制上把他们纳入居住地的义务教育规划。特别要明确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并通过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经费的足额投入。
- 返回
-
上一篇:陈至立参加政协教育组联组讨论
下一篇: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