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索引(2006年4月5日)
地理教学:
备课参考:新课标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孙景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年第一、二期合刊/P47
备课参考:新课标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孙景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年第一、二期合刊/P47
备课参考:新课标教材《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孙景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年第一、二期合刊/P47
教学案例:新课标教材《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印度”/周文玉/《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年第一、二期合刊/P58
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策略/周慧/《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6年第二期/P16
政治教学:
设计活动方案类开放性试题解法指导/王有鹏、赵为江/《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二期/P22
2006年中考共用考点解读/张广良/《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二期/P27
2006年中考政治开放测试卷(二) /王有鹏、孙钦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二期/P31
天光云影共徘徊(二)——从二OO五年全国中考试题看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的联姻/钱桂林/《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二期/P44
语文教学:
诵读欣赏课的五步教学模式/傅会云/《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33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毕惠玲/《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34
整体感知的阅读技巧/易先富/《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41
积累与作文/阳超/《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50
我们应该怎样教作文/张清法/《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58
将新课程内容和学生成长联系起来/徐可可/《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95
打造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堂/张彦臣/《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62
课堂教学的十种点拨方法/梁心清/《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二期/P66
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特点分析/崔益林/《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2006年第2期/P20
2005年中考开放性试题探析/李雪梅/《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2006年第2期/P21
2005年中考语文“名著题”例析/周俊根/《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2006年第2期/P24
中考语文的新亮点:探究性试题/胡明权/《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2006年第2期/P27
中考作文十年述评/沈逢桥/《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2006年第2期/P29
喜看芙蓉出清水——2005年全国新课程实验区中考作文试题分析/严华银/《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 》2006年第2期/P32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黄元昌/《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考专辑)》2006年第2期/P5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杨先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P11
数学教学:
应去除什么样的“热闹”——冷观数学课堂/张良朋/《人民教育》2006年第二期/P30
本期话题:数学如何走向生活?追问学校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分野/仲海峰 /《人民教育》2006年第三、四期/P41
体验教学在初中几何证明题中的应用/吴忠霞/《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二/P14
新课程中考研究:
从新课程标准看中考统计试题的变化/李晓明/《中学数学教与学(中考专辑)》2006年第二期/P35
新课程下中考命题特点及学习策略/邝国宁/《中学数学教与学(中考专辑)》2006年第二期/P39
课改中,考试命题应把握的几个特征/杨子亮/《中学数学教与学(中考专辑)》2006年第二期/P42
中考命题新理念透视/李德旺/《中学数学教与学(中考专辑)》2006年第二期/P45
英语教学:
浅谈英语“阅读理解”的命题设计/邢宪增/《试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01
考点专题:“阅读理解”主观题解题指导与训练/张在胜/《试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10
2006考点专题:谈2006年中考“书面表达”的复习/胡瑞明、彭巧玲/《试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22
2006考点专题:“完形填空”解题技巧、实例分析及备考训练/骄阳/《试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40
试题设计:“单项选择”实战演练/徐启富/《试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56
化学教学:
初中化学探究性试题的命制与思考/王玲莉、张红芳/《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01
天平平衡问题分类例析/马赛君/《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10
以气压为载体的一类探究题/张维平/《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12
中考考点专题点击与训练/缪徐/《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14
专题I 物质的化学变化/缪徐/《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14
专题II 物质构成的奥秘/缪徐/《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20
专题III 身边的化学物质/缪徐/《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26
专题IV 化学与社会发展/缪徐/《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40
专题V 科学探究/缪徐/《试题研究》2006年第五期/P47
新课标理念下实验综合题的考核内容/隋家礼/《数理化解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50
中考对溶液酸碱性的考查分析/蔡禄香/《数理化解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52
巧解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魏素兰/《数理化解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55
江苏省南京市2005年中考文化考试化学试卷//《数理化解题研究》2006年第三期/P61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试题摘选/李德胜/《化学教学》2006年第二期/P49
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中隐含重要条件的挖掘/王荣桥/《化学教学》2006年第二期/P52
物理教学:
解析中考试题 领略物理研究方法/王兴宪/《数理化解题研究成果》2006年第三期/P34
物理里的阅读理解题/徐双华/《数理化解题研究成果》2006年第三期/P36
“控制变量法”在热学实验中的应用探究/颜良志/《数理化解题研究成果》2006年第三期/P41
如何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实验探究性试题/杨仕明/《数理化解题研究成果》2006年第三期/P42
以节约用电为背景的中考试题/夏兆省/《数理化解题研究成果》2006年第三期/P31
2005年中考电学探究型试题分类/葛秋晖/《中学物理》2006年第三期/P40
新课标理念下的《比热容》一课的课堂设计/范从华/《中学物理》2006年第三期/P29
“平面镜”教学设计/丁晓云/《中学物理》2006年第三期/P31
2005年中考物理亮点赏析/李子明等/《中学物理教与学》2006年第三期/P53
物理新教材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吴道国/《中学物理教与学》2006年第三期/P16
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重视引入新课的教学——浅谈初中“平面镜”的引入新课教学/陈芬/《物理通报》2006年第二期/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