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园地>教研空间>教学天地

教学天地

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4-11-29 10:14:00

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

    初中毕业生生物学业考试应本着三个“有利于”进行: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高一级学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一、命题的原则
    生物学业考试应本着“依据课标、注重基础、提倡运用、全面评价;合理配置题型;科学严谨”的原则进行命题,努力实现基础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统一,准确检测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试题不仅要重视考查生物学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探究能力情况,而且重视考查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环保意识、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
    2.合理配置题型。充分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新颖题型的设计、运用要适当。
    3.试题要杜绝出现科学性错误,避免繁、偏、旧的试题,避免出现过难的题目以及低于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试题。试题要有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
    二、考查内容及考试形式
    (一)考查内容
    生物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以《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不要受某一种版本课程标准内容的制约。下面对《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十个一级主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进行简要的说明。
    1.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意义和过程。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思维过程;结合与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生产、生活的事实、现象等考查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考查,要有适当的开放性。提倡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查的主要内容有细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的生理活动;组织和器官的概念;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以及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提倡考查学生在理解显微镜构造和作用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关注细胞的概念的准确性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②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提倡考查学生在理解组织的概念的基础上判断植物、人体的基本组织;关注细胞分裂的意义;提倡在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具体的生物材料的过程中,考查学生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关注绿色开花植物以及人体各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不提倡简单考查学生对器官、系统等知识的记忆。
    3.生物与环境
    主要内容有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物圈的内涵以及理解保护生物圈的意义。
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注意生物受水、温度、空气、光等环境条件的影响;注意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对常见动物生活环境的探究。
②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关注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判断;对实际生态问题的分析;关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意义和限度;注意有害物质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积累的特点。不提倡单纯考查相关的具体概念。
③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关注运用生态知识和观点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保护生态系统的有利举措及意义。不提倡简单考查学生对生物圈概念的记忆。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主要内容有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绿色植物在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持物质平衡等方面对生物圈有重要作用。
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关注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和过程,芽的发育、根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的过程;可以考查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②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关注蒸腾作用。
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注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突出考查对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原料、产物的探究过程;突出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原理的理解及其应用。不提倡单纯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概念的记忆。
④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作用:关注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的生物学意义及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以及水循环中的作用。
    5.生物圈中的人
    主要内容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品安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血液循环途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气体交换;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形成以及排出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人体眼和耳的功能与大致结构,激素调节;人类起源和进化,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①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关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注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膳食;关注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突出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关注食品卫生安全。
②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关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血液循环过程、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气体交换的过程。不提倡单纯考查概念的记忆。突出对循环、呼吸、气体交换模式图的理解和识别,能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和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可考查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方法。
③人体代谢物的排出:关注泌尿系统的组成;突出对尿液形成过程的考查。不提倡纯粹考查肾的结构名称。
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注意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关注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关注人体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关注人体激素调节的事例说明;近视的成因及预防。不提倡只考查相关器官的结构名称。
⑤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注意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本观点;提倡结合实际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与行动计划。
    6.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主要内容有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①动物的运动:关注动物的结构与运动的关系。不提倡考查动物运动的具体形式。
②动物的行为:注意动物行为的种类及区别;关注探究动物的行为。
    7.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主要内容有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遗传物质DNA与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人的性别决定,优生优育的原理及意义,生物的变异,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①人的生殖和发育:关注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的主要特点。不提倡简单考查生殖系统的组成、具体结构的名称。
②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注意昆虫、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突出考查它们主要的特点。
③植物的生殖:注意植物无性生殖的种类;突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提倡考查相关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
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关注DNA的概念及其与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注意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关注对人的性别决定的解释和优生优育的认同;注意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判断;突出考查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提倡单纯考查遗传、变异的定义。
    8.生物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有病毒和细菌、真菌、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命起源的过程,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和基本观点。
①生物的多样性:关注生物分类的特征;病毒、细菌、真菌、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②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注意生命起源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突出考查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9.生物技术
    主要内容有生物技术在食品制作、食品保鲜等方面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以及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关注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突出考查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提倡考查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②现代生物技术:注意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10. 健康地生活
    主要内容有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种类,计划免疫的意义,当代主要疾病的危害,酗酒、吸烟和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①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关注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习惯。
②传染病和免疫:关注常见的寄生虫病、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人体免疫功能;注意区别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提倡考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关注对常见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意义的考查。
③现实生活中某些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关注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危害;不提倡考查具体有哪些危害,应关注预防这些疾病的措施。
④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注意酗酒、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关注不酗酒、不吸烟、拒绝毒品的意义。
⑤医药常识:突出安全用药的常识;关注常用的急救方法。不提倡考查药物的具体名称和作用。
    (二)考试形式
    生物学业考试建议采用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书面考试分为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闭卷考试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能力,可以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匹配题、分析说明题以及其他题型。
    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参考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和其他参考资料,用于考查不适宜用闭卷做答的学习结果;如考查学生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能力,考查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可以采用简答题或其他新题型。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分值比例应适当,建议减少客观题的题量和分值,增加主观题的题量和分值。
    有条件的实验区可组织实验操作考试,考查以下内容:(1)实验操作技能;如对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程度;(2)实验原理和方法;(3)实验分析;正确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评价实验方法和结果等;(4)实验探究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设计实验(包括模拟性实验),实施探究的过程与方法;(5)实验安全;正确、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和实验药品。反对单纯考查实验结论、实验的方法、步骤。
 
  

 

返回

上一篇:KV2004自由装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