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情境为线索,贯穿请假条、借条、通知、启事四种应用文。 我来诊断(一) 6月18日——6月20日 去北京参加初中生演讲比赛。6月17日向王老师请假但未批准。请你诊断请假条存在哪些问题,并为其开处方。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填写病历纸。 (后附请假条一) 老师最终出示请假条的几个特点: 题目(居中) 称呼:(顶格写)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内容要清晰、简明、目的明确。 落款(上下) 我来诊断(二) 比赛前期(6月13日 ),泽宇为了取得好成绩特向刘佩华借了20元人民币去购买演讲书籍。结果,刘佩华不借,大家都很好奇,原来是它惹的祸…… (后附借条二) 借条规范: 写清楚向谁借,借到什么东西,数量多少,何时归还。钱物数量需大写。 正文末尾处一般有“此据”“此据为证”字样。 举一反三 我来诊断(三) 话说王泽宇来到北京比赛,看到比赛场地门口贴着一张通知,这可把他愁坏了,为什么呢?大家请看…… (后附通知三) 老师出示学校中教学处贴出的一张规范的通知,有代表性,让学生直观感受。 我来帮忙(四) 6月17日泽宇疯狂跑向会议地点,结果走进赛场前,发现入场券及身份证丢失在通惠路上。入场证上面写有:“初中生演讲比赛 入场券 王泽宇”的字样。身份证为: 130929200407120215 联系方式:13780311653请你帮助泽宇写一条寻物启事,以免耽误比赛。 老师再总结招领启事与寻物启事有什么区别。高度提炼其不同之处。 | 学生诊断并学写诊断书。 学生独立思考并按照维度、症状、诊断和处方的顺序依次分析准确。 生1:格式方面的 没有写请假条(题目) 缺失 补全并居中。 生2:内容方面的, 用词不准确,不妥 ,删掉“务必” …… 请同学们最终总结请假条的特点。 这个环节请同学们根据病历纸的内容进行填写:症状 诊断 和处方。 要求四人一小组来共同完成诊断。 最后老师再来总结。 请同学们依据前边的基础诊断,接着来分析诊断通知书的问题,并找出处方。 学生互相诊断。 学生自己拟写启事。 三分钟后,同桌二人互相诊断。 老师在实物投影中展示有问题的启事。大家再来诊断开处方。 | 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体会应用文的标准和原则。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简单合理展现应用文的标准。 小组合作,有条理的清楚的分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