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文明校园>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故事

文明故事

刘少奇的暖水袋

作者:jiaoyuchu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7-03-24 17:46:15

在西柏坡纪念馆第二展厅的橱窗里陈列着一只墨绿色布满斑驳的暖水袋,与大家现在冬天惯用的“电暖宝”不同,它的主人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是在西柏坡炎热的夏天使用它的,普通橡胶材质,用的时候灌入热水即可。如今它躺在展柜里向来参观的游客“讲述”着它的故事:

1947年,刘少奇刚到西柏坡就发出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的通知,开始忙碌于会议的筹备工作。白天下乡调查,了解情况;晚上伏案起草、批阅文件,办公室的灯光经常是彻夜不熄。由于工作繁忙,刘少奇胃病复发,严重的营养不良使他身体虚弱,行走困难,但他仍每天坚持工作十多个小时。组织上给予他夜餐补助,但他严格遵守制度,不搞特殊,拒不接受,只是每夜吃点稀粥。毛泽东曾于6月14日发电报;少奇身体有进步否,望安心休息一个月,病愈再工作。“但刘少奇并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劝告,仍然坚持工作。7月10日他在向中央报告会议准备情况中说:“我病已痊愈,身体恢复可以工作。”然而实际上他就是每天抱着这只暖水袋坚持工作的。

7月份酷暑难耐,西柏坡恶石沟的空地上却热火朝天,各解放区参会代表齐聚西柏坡商讨土地改革问题,由于工作紧张得不到休息,胃病反复发作,开会时少奇同志就用这个暖水袋灌上热水捂在身前和大家座谈讨论。一天他在主席台上讲话,胃病发作疼痛难忍,豆大的汗珠顺着他消瘦的面庞滑下,工作人员见状劝他休息一会,他却微微一笑,示意大家继续开会。

9月13日,由刘少奇主持起草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由大会通过,会议胜利结束。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掀起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农民翻身做了主人生产热情和参军支前热情空前高涨,成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而这只暖水袋伴随少奇同志度过胃病折磨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返回

上一篇:《不畏困难 以智取胜》

下一篇:两只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