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教育科研中的几点基本问题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29 10:43:00

教育科研中的几点
基本问题
教学处  侯美丽
    2002年12月7—9日我们学校部分老师参加了河北省教科所组织的教育科研管理培训班的学习,在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韩清林作了有关全省教育科研发展形势的报告。并聘请华东师大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委科学处处长、上海教科研规划办主任苏忱教授做了有关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指导、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的程序、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精彩报告,收获很大,对我们今后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们常说,教育科研自觉与否,是区别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分水岭。我们教师都应该尽快积极投入到科研的行列中来,在教育科研中把自己锤炼成一名科学意识强烈的学者型现代化教师。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呢?
    一、选准课题是开展科研的关键
1、课题的来源
    课题的选择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选题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是探索的第一步。课题选得好,教科研工作就有可能顺利进行;课题选不好,教科研工作难以开展或难以进行。因此有人说,好的课题等于成功的一半。
    教科研课题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方面的问题;二是教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中小学教师活跃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可以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众多的问题中找出有实际意义的题目,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条件,确定自己有可能进行研究的教育科研选题。这样的课题来源于实践能解决实际问题。
    2、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标准
    (1)课题是否有意义
    (2)课题是否已经被解决
    (3)课题是否很具体
    (4)完成课题的基本条件是否完备
    3、中小学教师如何寻找课题
    (1)从工作的困难与问题中发掘课题
    (2)从教育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中发掘课题
    (3)从如何提高本职工作质量上发掘课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能力 ——组织、调控
    教学态度——尊重、信任 负责、宽容
    教学机智——捕捉信息、知识传授、恰当措施
    教学境界——启迪智慧、策略运用、情感关怀                                                                                
    (4)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
    发掘课题,这种经验可以是自身的经验,也可以是他人的或其他地区的经验。
    4、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需要、可行、兴趣、新颖。
    调查研究,从工作需要入手选题;结合本职工作选择课题要量力而行;考虑专长,选择课题要兼顾个人兴趣;搜集资料,避免研究过于重复,疏散拥挤点,寻找突破点。
    二、要重视课题的设计
    1、研究背景和条件分析
    (1)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2)当前教育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现状
    (3)他人与自身已有的实践经验
    (4)主客观的条件保证
    2、明确研究目标和关键概念
    (1)区别研究目标和工作目标——研究目标是未知的,有待于探索,与工作目标不同。但研究目标与工作是分不开的。
    (2)分清研究目标和研究领域
    (3)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突破口
    3、确定研究方法和实施程序
    (1)研究从哪几方面着手,打算采取哪些研究手段。
    (2)整个研究过程分哪些阶段,每阶段工作需要完成的目标、预定时间、预计成果。
    (3)研究内容分解,分成一系列可直接操作的二级或三级方案。
    (4)做好协作与分工,确定每位研究者的工作内容。
    三、科研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1、  确定题目(四要素)
      ——准确、集中、新颖、简短。
    2、拟定提纲
    (1)简单提纲——确定总体思路,拟定各级标题。
    (2)详细提纲——根据标题安排好材料,设计文章布局,考虑文章开头。
    3、正式形成文章
    一般方式:先定出题目,拟定出简单的提纲,列出一、二、三几个大标题,然后再把大标题分解成小标题。收集有关的数据、事实、例子、过程等材料对各小标题进行补充。如果有的小标题内容特别丰富,还可以调整成大标题,有的标题内容太空,无内容,也可以去掉。最好写一个500字的开头,对文章再进行合理的结构布局。
    四、科研论文的最一般结构
    1、题目:领域清楚,对象明确,方法清晰,语言扼要。题目力争做到包括三部分内容,即:(1)研究对象(2)研究内容(3)研究方法。例如:在课题《河北地区完全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调查报告》中,“河北地区完全高中”是研究对象,“实施研究性学习”是研究内容,“调查报告”是研究方法。一般来讲,题目不宜太长,如何解决题目太长的问题,可以有一主标题,把长的设为附标题,或在主标题下第一段内容对题目进行界定。一个好的题目能起震撼作用。
    2、署名:一般署名在文章正下方或右下方。并且不超过三人,有时可以在第一作者后加“*”。
    3、引论——论文的前言
    (1)背景考察。包括提出课题研究的目的、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
    (2)关于研究问题的说明。包括研究的假设、核心概念、需交待的重要问题。
    4、  主论
    (1)研究方法要点:用最精练的语言,介绍说明你的研究方法,只说方法名称不行,必须把你的操作要领介绍清楚。
    (2)效果与分析:一般可以用图表、文字结合着说明,不用图表或数据表达,报告就没有厚度,如果没有文字只有图表也不行。适量的图表加以充足的文字说明是比较好的。一般的研究报告不宜超过12000字,要兼顾编者和读者的需要,并且要有修改和编辑的空间,因此,一般的文章大概在5000——6000字。
    (3)结论
    由研究结果分析下来的,结论不宜过长。应直接针对着前面的研究内容,与前面紧密衔接,这是文章最厚实、最精华的部分。
    5、  讨论
    (1)本项研究涉及的基本问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本项研究实施中的突出矛盾——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有的讨论问题含在结论中,但最好把讨论的问题单列出来,不要对结论形成冲击。另外,讨论还可以加上以下部分:
    (3)建议、意见、对策、策略(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4)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说明本项研究只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你的研究说的十全十美,那是不科学的,一般要提出进一步研究话题。
    6、  引文和参考文献
    五、关于情报资料的检索、收集和整理
    1、情报资料具有以下特点
    (1)专题性:不是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
    (2)时效性:刊物杂志上的资料最多使用五年以内的,再以前的资料太陈旧,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3)层次性:关于情报资料可以分多层次(零次情报、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等)。所谓零次情报是指还没有形成固定文字的、还停留在口头流传的资料;一次情报是指大量的原始的文章、文献;二次情报是文摘类资料;三次情报是指评述、综述类资料。一般而言,从零次向下(0次——3次)越向下走使用起来越简便;从3次——0次越向上走情报资料越真实。最真实的情报是零次情报,我们在检索时从0次——3次等情报都要注意收集。
    2、关于情报资料的收集
    (1)常用法:首先把国内的重要刊物、文献查看一下,第一步:查找每一种刊物的每年的最后一期,上面一般会刊登全年的文章目录。第二步:浏览目录上的篇目,找到与自己研究有关的文章。第三步:找到文章后,飞快的扫读标题、前言及结论部分,发现相关内容的文章后,再粗读、筛选,最后选出最有价值的文章再精读、抄录、制卡片等。
    (2)溯源法:当发现某文章特别有价值时,查找它的参考文献,记下主要观点,然后再查找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查找有关的原始资料。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