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有感于English教学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29 15:49:00

有感于English教学
 
英语组 李鹏雏
    在我上完初三的最后一节课,回答完学生的最后一个提问,我回头仔细审视在这三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走过的每一步,我觉得有一些东西应该写下来作为自己今后工作的借鉴,也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用爱心和学科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中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我都用热诚的师爱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觉得我不仅使他们可以信赖的老师,也是他们可以依靠的朋友。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有他特有的魅力,我利用这种英语学科特有的学科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以教师图书馆的名义把自己精挑细选的书借给学生看,使学生在一个被动读书-好奇借书-主动读书的过程中热爱英语,引导他们跳出这个小圈子,通过电视节目,英文歌曲,报刊杂志等渠道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并利用上室外课和交流课的机会让他们互通有无。
    英语是用来表达的,为了满足他们表达的愿望,在初一,我就尝试着将初二的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东西下放到初一学,使学生初一学的充实,初二学的轻松。同时学生通过用英语来实现表达的愿望,体验了成功,感受了快乐。
    我不放过一切可以使他们提高的机会,我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培优和提高班,因为可以接受学校最优秀的英语老师的教育,开阔眼界。我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竞赛,因为可以在强手中找到差距,增加考试经验。
    二.让教学环节活起来。
    语言是生活的—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发展着的活的系统。教语言就应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活起来。
    活教与活学是一个重要的开端。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同时以活教带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改变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及“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听、说、读、写、做、想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用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应尽可能多的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提问、用英语讲评、布置作业……使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活的语言。在这样的英语课上,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精神会更加振奋,与教师的配合会更加默契,观察力和感知力可锻炼得更加细致而敏锐,联想和想象力可发展的更为全面而丰富,思维能力也会在新的语言工具的活用过程中有新的发展。活动与合作。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学生听讲和作笔记的过程,而应是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英语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有意义交际活动过程。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堂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小心,活动为手段,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
    活作业与活考试要跟上。作业的布置应侧重实践能力,如可以让学生用磁带录制口头作业,让学生轮流进行值日报告,陈述、评议时事、新闻等。考试是教学的向导,灵活的考试方式能起到引导活教学的作用。在考查浯言知识的同时,注意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突出运用,特别是听力,口语应成为考查的重要内容。
    三.讲科学性原则,不轻视语法教学。
    语法是组成语言系统的纲纪,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是第—性的,语音、语调的标准、地道,语句的语法性,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美人的录音、录像等手法来确保英浯教学的科学性。教标准的英语,学标准的英语,用标准的英语。诚然“重知识,轻能力”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但是英语教学界把问题归因于讲解语法知识的教学,从而大力推广了交际法,一时间使得交际法成了最时髦的教法,使讲解语法知识的教学成了落后教法的同义语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中确有一定的偏颇。交际法提倡用外语进行教学,增加信息输入量。它的特点是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希望通过模拟的情景习得语言。但问题是浯言能力并不只包括言语交际能力,实现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仅就几种模拟的社会情景开展极具局限性的会话就能实现的。功能练习只表现了一般性的语言使用。忽视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功能,忽视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在强调语言:是行为的同时,应当懂得语言也是认知。英语是听和说的,又是读和写的,没有英语书面语的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根据我们的教学类型,讲解浯法知识的教学有—定合理性。因为母语能概括地反映事物与事物的关系,阐明语法规则也需要借助母浯达到更高效率。学习语法没必要遮遮掩掩,英语语法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而建立的结构框架,是思维的产物和宝贵的知识。我们应当承认浯法的作用和讲解语法知识的必要。在分析口语弱的原因时,也有归因于语法知识的教学的观点,但我认为学生口语弱与我们的教学的环境因素关系很大。他们实践语言的机会主要在课堂,频率很低。他们的英语水平与思维和生活的发展异步。口语弱的深层原因是:书面语弱,是语言结构运用不当以及词汇积累欠缺造成的。只有借助语法加深书面语的功底,积累丰富的词汇,提高口语水平才有坚实的基础和乐观前景。
    四.学习策略—英语必修课。
    教师掌握教学大纲的技能及教学机智是影响教学策略确定与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课前掌握大纲的内在联系和精神实质,根据大纲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周密规划、巧妙安排教材内容,上课时又做到思路清晰,语言简洁练达、形象生动,就能使教学既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被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善于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才能,是构成教学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经验、才智的结晶。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是影响教学策略制定、实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对于其他教师的教学策略只能借鉴,而不能简单效仿。因为别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也许根本不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如让一个文静内向的教师去照搬一个热情奔放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其结果一般不会理想,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施教的对象,学生身心特征和临场状态是确定、实施和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因此,在分析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心理特征,学生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学习方面的需要以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后,结合教材和新大纲的要求,结合中考的趋势,我在本组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先后给学生上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课,包括:“英语的魅力”,“听力的技巧”,“诱人的前25个题”,“怎样做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完美的作文”等。并在之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强化,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