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夯实做人基础
——四十中学家长学校专家讲座
主讲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理事、
中国青年政治学校客座教授、河北省家教理事、石家庄市教育局思政体卫处处长
曲连昆
大家好,我和各位家长一样也是学生的家长。也许和大家不同的是我是搞教育的,对教育孩子这件事也许我思考的多一点,我很高兴和各位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为教育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从大的方面说也是我们民族的头等大事。
我有一个拥有百万甚至千万资产的好朋友,有一天他来石家庄,我问他来干什么?他半天说不出口,最后我才知道他要到戒毒所看看他的儿子。虽然他是百万千万的富翁,但我从他的脸色感觉出他的那种失落感、那种痛苦我能体会到。谁都知道一个人的事业多么有成,有多少财富,如果我们的子女不成材,那才是人生最痛苦的事。在这点上我和各位家长的想法是一致的,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成材、成人。四十中在这方面很注意,家庭学校的一致。我很高兴能为大家做这个报告。听莫校长介绍,在座的都是初一新生的家长,我很欣赏四十中的这个作法。起始年级的家长的教育,以及他们和学校的配合很重要。在座的爸爸、妈妈,不知道你们是否感觉到进入初中是孩子一个重要的转折,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了解孩子每一个阶段的变化。人这一辈子,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的就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1岁,孩子长得特别快,他们的见识长得也特别快;第二个阶段是进入初中,青春期开始启动,孩子们个子也高了,也懂事了,从一个儿童开始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了,这是生理的变化。当我们看到孩子长大了,我们应该感到很欣慰。但这时候还要注意另一个大的变化——性的萌动。这时的男孩女孩的意识就很强了,他生理上的萌动就开始了,一谈到这个问题家长就担忧,这是一个着急的事。在座的妈妈们,如果你有一个女孩的话,在这一阶段你是怎么给孩子解释第一次来潮的,是怎么教育的。第一,你要祝贺她,祝贺她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第二,要告诉她这标志着她快长大了,要学会一个女孩应该有的自尊、自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因为这样的女孩最容易浮躁最容易受干扰。在座的爸爸们,如果你有一个儿子的话,当他第一次遗精,你是怎样教育他的?同样,要告诉他他很健康以及六个字“有责任,有本事”。以次激励他自强不息的精神。
生理的变化带来孩子心理的变化,有四大特点:成人感、独立意识、闭锁意识和批判意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睡觉前你亲吻他一下,他会很自然的在你的亲吻中睡去。但是到了初中,如果妈妈在儿子开始睡去的时候亲他一下,他会感到烦感,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是孩子了,这是成人意识;独立意识表现在,平时你提醒他多穿点、多吃点……他会很不耐烦。男孩女孩开始有了心里的小秘密了,抽屉也开始上锁了,日记也不愿意让你看了,这时家长不用着急,更不用去偷看他们的小秘密。最后一个,批判性,从小时候对爸爸完全崇拜,到8、9岁的“还好,就是有一点懒”,孩子开始具有了批判性。到了这个年龄纵向关系开始疏远,横向关系开始紧密。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小,要求变高。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今天培养他们什么?这就是我今天讲座的内容。养成积极心态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万事往好处想,面对困难的时候是想办法怎么去克服它。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开朗、乐观向上的。在我们关心孩子的学习的时候,他们的智商与学习成绩是不是成正比,一个人的智商高,他的学习成绩就一定好,我想家长是举手赞成的。但实际上一个人学习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和智力的相关程度远比不了和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程度高,所以有人就把智力比做桌子的面,而支撑这个智力面的有四条腿:第一条腿就是身体的健康;第二是心理的健康;第三是性格;第四是方法和策略。在这四条腿中哪一个跟不上,桌面都是偏离的,你的智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一个人具备乐观、向上、合群的品质,那么他就算是健康的。如果他与同学、父母的关系处理得都挺好,高高兴兴的坐在这里学习,他的智力肯定是正常发挥;但是有的今天跟妈妈发火,明天跟同学吵架,一边做题一边生气,他的智力能发挥好吗?所以心理健康这条腿一旦歪下去,智力一定发挥不好。心理健康教育从你们的亲子关系开始,亲子关系好,孩子的心理问题就少;孩子如果有话没处说,你让他心理健康就难。人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道理,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心理的高压锅如果光加压没有放气阀,那就非常危险。如果孩子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来沟通那?父母们要学会用耳朵来教育孩子,孩子说的可能你不愿意听,但你要耐着性子面带微笑的听完,时间长了他就养成了有了开心的、不开心的事都愿意跟父母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合群性,首先得让他与你合群,你要时刻准备着,随时听孩子的倾诉。第二,要培养他万事往好处想。有一节心理课就是这样上的:在骄阳似火的一天,一个夏令营里,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半瓶矿泉水,第一个同学非常高兴的想“我今天真幸运呀。”并靠这半瓶矿泉水走完了剩下的路程;而第二位同学则非常沮丧“我怎么这么倒霉呀,只有半瓶矿泉水。”一饮而尽,生气的走了。同样的环境,不同的态度,为什么会这样?就在于对事有没有乐观的态度。如果孩子对事都是笑脸,都是乐观积极的态度,那他智力的桌面能不好吗?!第三,性格,这是尤其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成才不仅仅依赖于他个人的才干还依赖于人格的伟大。要教育孩子一生做两件事:一件是他愿意做的;一件是他必须做的。这才是要他练意志的时候。见了困难从好处想,见了诱惑控制住自己他有了这个品质你不愁他的智力的桌面不平。智力的桌面平了,学习这件事就难不住他了。另外,在保持孩子好的心态的同时,我建议家长千万别读书还读书,这么点的孩子他的精力用不完,今天特别累了,睡一觉明天还是生龙活虎的,那他过剩的精力往哪用呢?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他感兴趣的活动。大家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一定要让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把四条腿支牢。
第二,要学会报恩的思想,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养他不容易,要报答你的养育之恩;要让他知道,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的亲戚、邻居、朋友、老师、同学等帮过你的忙,你要感激他们。
第三,要养成自我调节和求助调节的习惯。第一大调节方式是倾诉,家长要做个好耳朵,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家长一定要学会倾听。
第四,养成不怕困难的习惯。为孩子也要树立一个目标,一个榜样,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还要提醒家长千万不要雇保姆教孩子学习,连过去的皇帝都不让做饭的教自己,要有专门的先生,做饭的就是做饭的,他没有这个能力教孩子,让保姆干活可以。
第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强调分三点: 1、劳动的习惯。中国的孩子劳动时间最短。1995年世界儿童组织的调查中显示‘美国的小学生每天劳动57分钟,德国的小学生每天劳动54分钟,韩国是42分钟,法国是36分钟,英国是30分钟,而中国的孩子那?只有12分钟,全世界最低的。品德、意志不是有了才做,是做了才有!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富不过三代?据我所知,富过三代的只有曾国藩家族,为什么?因为曾家的家教很严,人人都要劳动,连他的妻子都要纺线,出门要步行,不能坐车……一直到现在五代不衰。千万别想“我们这一代不容易,可不能让孩子吃苦。”那孩子会的就越来越少了。四十中开展的“为爸爸、妈妈做一次饭,叠一次床,洗一回脚”的活动非常好。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干,不能什么都包办,要不然孩子会觉得这些活父母干是很自然的。学校发出的倡议家长可别当成空纸不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外还有一句话“心灵手巧”,还可以反过来说“手巧才能心灵”。做家务、干事特别利索的人我不信他会是一个不聪明的人。 2、锻炼身体的习惯。如果你的孩子想念硕士、博士,你知道他们之间的竞争是靠什么吗?靠智商?靠品质?不是,靠的是体力!大量的研究工作非常劳累,没有一个好的体力是坚持不下来的。有多少人在这之间都倒下来了。在一个上海的重点中学里,老校长规定家离学校在五站地以内的学生上学不许骑自行车,步行。刚开始有的家长不理解,写条子到市教育局,他们怕把自己的孩子累着了。最后校长开了一次家长会是这样说的:在夏天的一个早上升旗的短短30分钟的时间里,就有几十名同学坚持不下来晕倒了,以这样的身体怎么能迎接明天更激烈的竞争那?听完老校长的话没有一个家长再反对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加强体育锻炼。今年中考就加试了体育,这不是增加负担,是切实的为孩子着想。3、干事讲究效率的习惯。一般的孩子都比较磨蹭,为什么那?也要从家长的自身找找原因。在学校好容易把作业做完了,回家了你又给他留一堆,他能有效率吗?反正做完了还有。不要给孩子留太多的题。在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的时候还要教会孩子怎么与父母交流,教会他们对别人的礼貌……
下面来谈一下家庭教育的三个原则。第一,一致性原则。有三层含义:1、家庭内部成员的一致性,这里有一个误区,爸 爸是黑脸、妈妈是白脸……这是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方式。错了就是错了,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对着唱反调。还有这种教育方式最容易耽误教育时机,“等着你,等你爸爸回来教育你”,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妈妈只是个保姆’,而且错误已经犯了不及时指出,就留下了错误的印象。
第二,家校的一致性。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北师大附小有一个教授接到他孙女的生物老师的一封信,信中说的是生物课本中有一个问题我不明白,我对这个植物的习性、科目不太了解,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这封信没有封口,当时爷爷看完信当着孙女的面就说:哦,我知道,你们老师是某某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这个问题他肯定会,就是一时忘了,我少一提醒他肯定会想起来的。然后就给这位老师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你提到的这个物种是科学家刚刚发现的,相关资料在某某书上……这位教授高就高在他知道“敬其师才能从其教”,他树立了老师的威信。千万不要为了孩子的一点小事去和学校闹,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那会给孩子带来太多的跗面影响,他以后就没有人能教的了了,因为他有一个很横的爸爸妈妈,他谁也不怕。
第三,学校内部的一致性。1、学校布置的事老师就要口径一致的传达下来,如果说“教育处的事,别理他……”那以后不管有什么事你都不好往下贯彻了,你的威信在无形中就降低了。2、尊重性原则。通俗点讲就是把孩子一定要当人。有一本书上写到:训子勿在广众下。这么大的孩子最忌讳当着很多人的面训他,尤其是异性的面。轻声细语批评好。千万别拿孩子出气。3、激励性原则。要多注意孩子的优点,扬长抑短。一般家长采用的是挑错式教育,这是错误的,尤其是老说别的孩子好,如果有人天天说你不好,谁谁谁比你好,你能不生气吗?同样孩子也会不高兴的。
各位家长,世界上的事千差万别但好多道理是相通的,你要不会欣赏孩子,不会发现孩子的长处,不会激励孩子,你就当不了一个好的家长。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教育孩子是一个理性行为,要想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首先我们先要成为合格的家长。愿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用我们好的行为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孩子才能茁壮成长才能身体健康,品德高尚,智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