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初一新生走好中学第一步
英语组 李鹏雏
每年9月份,初一新生带着好奇和各种不同的憧憬开始了初中生活。但是,对即将开始的初一生活,大部分学生是陌生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困扰学生,严重的会造成某些学生的心理疾患。作为初一年级的班主任,教育、帮助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完成小学,初中的衔接,就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了。
相对而言,最难的还是对新老师、新同学的适应,如果迟迟结交不到新朋友,会使学生感到很孤独,产生种种不良心理。问题最严重的是那些重点班中的“差生”,他们因为自己的成绩不好而具有严重的挫折感,甚至感到难以面对同学和老师,迟迟不能融入新的集体。
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也会出现不适应。初一的学习难度比小学加大,不仅学习的强度及量有显著增大,而且,所学知识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了。对初中学习的不适应是初一学生最感苦恼、给他们压力最大的一件事。有些学生可能在期中考试后,会迅速调整学习方法,在期末考试中使成绩有所提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时改变不了不良学习习惯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习,成绩长期徘徊不前。 而有的学生会对成绩或相对名次的变化不适应:有些从小学考来的同学,以前可能是班级甚至学校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初中的重点班中,一下子不再领先甚至排到了最后,心理上一时很难适应。而有的学生,在原学校可能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在现在的班级却是最好成绩,一些学生会由此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是新生中最早出现的问题。我的做法是:
一句欢迎词、一次家访,拉近师生的距离
按照惯例,在学生报到之前,班主任就已经拿到了他们的档案。我按照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准备了一句欢迎词,表达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欢迎之情,同时也指出初中学习任务重,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特殊学生”,鼓励他们重新开始,相信他们能够在初中时代有出色表现。话在学生进班之前说出,使学生们对我心理上有了亲切感。打破彼此的隔膜,建立彼此认同是前提。我还对一些同学进行了家访或打电话联系。入户家访,往往出乎学生、家长的意料,他们都很欢迎我的到来,家访过的学生,开学后更容易和我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声鼓励、一个微笑,打破学生心中的隔膜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的需要之后,会渴望相属关系和爱。因此,我非常重视营造学生认为安全的环境,并让学生感受到被关心。在平时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经常对他们的进步报以一声鼓励、一个微笑,这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生心中与老师的隔膜,还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信,取得进步。尤其是那些来自特殊家庭、性格敏感的孩子,老师的肯定更显得格外重要。
一次班会,消除学生对校规校纪的敌意在初一第一学期初,召开学习校规校纪的班会,不仅讲清应该怎么做,还讲清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校规校纪的敌意。
一个活动,创造生生交流的机会
军训和国庆汇演等活动创造宽松、自然的环境有助于学生们彼此尽快熟悉起来。
一块园地,提供学生施展才干的舞台
我在班内成立各种特长小组,给有才能的同学一个大展身手的园地。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同学感到自己被重视,有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热爱集体、积极上进的强烈愿望。
为了消除学生对初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我的做法是:开学之初打打预防针,向他们说清初一学习的艰难所在;各种考试之后及时总结、助其提高;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我坚持每天利用课间等时间在班内待上几分钟,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排解忧愁;利用周一班会时间,请任课教师与同学交流,密切师生关系;真心帮助、严格要求,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多加鼓励,对暂时领先的同学,提出更高希望。
小学进初中,尽管会有很多不适应,但是,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帮助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迅速进入新生活,并不断成长。我真心希望成为一个这样对学生有助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