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初学物理常见问题和方法指导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6-01 15:30:00

初学物理常见问题和方法指导
综理组  张海莲
    物理学以其奇妙的、新颖的物理现象吸引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初学物理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这样就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学好的信心和学习热情。分析原因主要是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研究学生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矫正对策,对指导学生学好物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见思维障碍进行分析,并相应的介绍一些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
    障碍一:先入为主的生活观念形成的思维障碍。
    学生天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会自然地获得有关物理方面的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前提条件。其中正确的观念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的观念是错误的,对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将起一定的消极作用,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妨碍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完整性,造成对概念的片面理解;二是阻断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与应用脱节。例如,在学习光学部分的平面镜知识之前,许多学生都有这种看法,镜中像的大小不同是由人观察的位置不同造成的。实际上,这种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是片面的,结论是错误的。而等学生学完了平面镜成像特点这部分知识之后,才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镜中的像与物等大,与观察位置无关。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受原有错误的生活观念和经验的干扰和影响,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思维判断被阻断,不能联系所学的知识,想当然、习惯性的按错误的生活观念进行判断,所以妨碍了物理概念的建立和巩固。
    可采取如下几个做法:一是在理解概念时,应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二是加强知识训练环节,反复矫正反复巩固,加深理解。三是认真观察实验和现象,以便形成强烈地刺激,突出鲜明的对比,分析清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使原有观念发生动摇,直至清除。
    障碍二:知识面狭窄。
    物理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现在的初中生生活条件优越,在父母的呵护下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很少,使得课外知识的非常贫乏。这一点对于学习物理极为不利。例如: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部分,学生在分析俗语“白水、青泥、紫花道”时就有很大障碍,因为没有此类的生活体验。
    对策:一方面重视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另一方面注意观察。在学习物理时,首先要注意观察教师和课本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如课本中提出的问题、给出的图片、实验及教师的演示实验等。观察的主要方面有:物理现象、事实产生的条件、表现的形式等。要有意识培养自己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习惯和兴趣。多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一些实际现象。同时还应关心科技动态,多阅读些科普读物,扩大知识面。
    障碍三: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基础。
    学习物理,要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初中阶段将接触到的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等等。思维方式的缺乏在学生在理解和接受物理原理方面是很大的障碍。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部分,很多同学就不能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理想化的定理。
    对策: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勤于梳理、归纳、精简。例如:在学习控制变量法后,将前面学过的: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决定导体横截面大小的因素等知识进行归纳,深入体会这一方法的思维方式和应用领域。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障碍四:数学对物理学科的负面影响。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工具,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要求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撇开公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的物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造成了运用公式分析物理问题的思维偏差。如欧姆定律公式I=U/R,在数学计算上存在着电压和电阻一定的比例关系,而在物理概念上电阻大小是同所加电压无关的。
    对策:克服这种思维偏差的主要措施,一是要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公式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物理实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关系。二是要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增强公式的物理色彩,突出对问题的物理意义的分析,减少盲目纯公式数值代入计算的练习。善于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描述物理问题,真正建立起物理上的数量关系,增强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另外受数学学科的影响,学生在解决物理题的过程中往往重视数据的得出,而对单位的意义和作用比较淡化,。例如:学生常常错误认为1千克=9.8牛,而不能真正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自身质量的关系。针对这点加强对物理量单位含义的理解,记住所学每个物理量的单位,特别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强调运算一定带上单位,弄清单位之间的关系。
此外除了在克服以上障碍所应用的对策外,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重要的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课本,课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准确精练,不是随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须反复阅读和揣摩,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听讲,提高学习效率。2、提高上课听讲效率, 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一般会比课本更具体更详细。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3、做好课堂笔记。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所能达到的深度基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掌握的数量、质量。准备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在听课过程中对于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和暂不理解的知识点勤于记录。4、要即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对课堂上刚学过的新知识,课后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结论、应用等全过程进行回顾,并与大脑里已有的相近的旧知识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则说明还没有真正弄懂。这时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书学习。在弄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要即时完成作业,有余力的同学还可适量地做些课外练习,以检验掌握知识的准确程度,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某一章的学习之后,还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整理,有条理的知识会更易于记忆、理解和应用。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克服懒惰的习惯,勤奋刻苦,保持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终将会体会收获的喜悦。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