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集体失语”难道不可怕吗?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6-01 16:31:00

“集体失语”难道不可怕吗?
      数学组  李鑫淼
    在素质教育基地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我们班里:由于怕学生们感冒,老师们订了一条不让洗头的规矩,我也自认为学生们是很听话的,所以颇为放心。最后一天的早饭后,我按照惯例到班里的女生宿舍去转一转。转到318宿舍,她们已经吃完饭了,正在收拾各自的内务,奇怪的是,地中央放着一个凳子,凳子上面放着一盆水。看到这个情景,不禁使我回忆起自己在大学宿舍里洗头的场景,倍感亲切,于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盆洗头用过的水。我决定问一问。
    “这是谁用的水?”,“周丽媛的”。“她干什么用的?”,“不知道,我们都在吃饭没看见”,一个宿舍都说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但我看得出她们在撒谎,有一个女生脸上还有奇怪的笑,我又问一遍还是没人作声,我让她们把周丽媛找回来,她的头发湿湿的,还带有香味儿,我问她洗头了吗?她竟然说没洗。
    后面的事情不用再说了,结局可想而知,洗头的事表面不大,可反映出的这两个问题却让人不容忽视,一个是“顶风作案,拒不承认”,另一个是“装聋作哑,说不知情”,我对这个宿舍痛恨到了极点,并坚定的认为不能让这种风气带回学校,在班会上作出了对318宿舍一票否决的决定,取消参评班级星级宿舍的资格,宿舍每个人作出800字的书面检查,318宿舍回校后作卫生两周。
    我认为这件事情的最关键之处不在于有人洗了头,也不在于洗了头后本人不承认,而真正的在于没人敢说出实情,没人能跳出友情的圈子阻止她,说她错了,而是集体保持沉默,集体失去最宝贵的声音,这种集体失语难道不是最可怕的吗?
    我似乎能够看到一个班级是如何在“集体失语”中走向衰落和灭亡的,良好的班级舆论引导正确的班风,如果一个人犯错,别人都包庇她、默许她,并堂而皇之的说:为了友情。当班里有了不好的事情,却没人和班主任反映,这个班级的状态可想而知。我庆幸这件事情又给我敲响了这样一个警钟:鼓励引导学生去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表扬肯定那些仗义执言、为班级着想的同学,班级是自己的,而责任是大家的。
    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警惕这种“集体失语”症,因为它是会传染的,而且很难治愈,应该帮助学生说出自己应该说的话,只要它是有利于班级的,有利于同学的,如果一个集体面对一种事情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声音,要么说明他们认可这件事情,这是糟糕的,要么说明他们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置之不理,而这正是悲哀的。大家的集体却没有大家来关爱,这还叫集体吗?
    最后用我们的班训来结尾:做文明守纪的中学生,建关爱进取的大家庭。
    不要让“集体失语”成为我们班主任的悲哀!
    漠视了原则,这让人后怕。
                                                                                               2003、11、4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