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环境 扎实的素质教育
——保俶塔实验学校学习有感
综文组 杨西辰
2004年12月11日-14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市参观学习活动,此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杭州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匠心独运、风景如画的人工庭院。那花、那草、那浓密的树荫、整洁的街道,的确让我们领略到了这座南方名城的魅力之所在。
12月12日对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校园里优雅的建筑与风采各异的树木交相辉映,温馨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催人奋进。当我们走进教学楼,看到悬挂在墙上的那些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手抄报,不只是吸引,更为那些展现在尺幅之上的童心童趣、少年意气而叹服。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
一、听课体会:第一节课是九年级思品课《社会主义现代化继续前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讲课教师严雪珍老师。老师首先让学生对比现在与过去生活的变化,然后介绍不同时代人们对“小康”的理解,最后分阶段介绍了党在“十三大”和“十六大”提出的”三步走”奋斗目标。“授之于鱼比授之于渔”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严老师特别注意贴近生活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她设计的活动有:①通过“时空穿梭:二十年后……”,让学生畅想二十年后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的生活情况。②结合杭州得天独厚的条件,联系西湖区委书记的讲话,分析关于六个西湖的提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老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积极表现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新授知识的落实。新课标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最主要组织者和积极参加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其职责和功能决定了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需要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这节课无论是课前学生对资料的搜索,还是课前的演讲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步步设异、学生的踊跃参与,都蕴涵了新课标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无疑为课堂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埋下了伏笔。第二节课是七年级科学课《月相和日月食》,讲课教师瞿心文老师。本节课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能力。例如,老师从古人对月球的传说,阿波罗登月对月球的探究引入,很容易将学生引进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有关月相知识部分,老师通过学生演示、绘板图、观察分析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在月食和日食部分,教师通过媒体演示,提醒学生观察对比,然后从日、地、月三者的位置、日月食发生的时间、类型、亏损过程等方面设计成表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探索,寻找规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还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培养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
二、参观学校的基础设施体会:保俶塔实验学校拥有一流的设施、设备。“为了学生的未来,提供最好而可行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优雅、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这些北方教师首先感觉是一种享受。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科技活动室、音乐教室、两个规格很高、符合人性化设计的操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游泳馆等基础设施给师生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场所;鼓号队、航模比赛、软件编成等活动可最大限度去挖掘师生的潜能;中午通过校园广播和周四科技电视节目的观看,不仅可丰富学生知识面,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井然有序的管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与学校领导座谈体会:领导的豪情和胆魄感染着每一位成员的情绪,激发出我们对教育教学改革坚定的信念。我们的教育应达到什么水平?陈校长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应该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学生高质量的生存,使之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成为能报答、孝敬父母的人;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最好的、可行的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保俶塔实验学校的校训是:笃志、博学、多思、豁达。陈校长在座谈中提到: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安排等方面大胆实验,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在新课程实验、初中与小学的衔接等方面成效显著。座谈中可以感知到:学校的每个计划都是实实在在的、有条不紊的去实施、落实的。
这次活动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学科的调整,自然与科学课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部分知识,由一位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无形中给我这个地理专业毕业,长期从事地理专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要想胜任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从今天起必须自我加压,自我奋进。
总之,杭州一行收获颇多,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扭转传统教学中的霸权控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师生间交往、对话、探究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以发展为中心,改革为动力,质量为根本,科研为基础。并且要学会合作,要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使我们的教师都能构建完美的课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为把四十中建设成全国一流名校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