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18 15:16:00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综理组    马 剑
    我参加工作两年四个月,物理教材走过一遍,送过一届毕业生,在这两年时间里面,我从各位热心的老师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在教学摸索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不敢说是经验,只是一些心得体会、想法和做法,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次交流,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前辈和同仁不吝指正。
对于教学工作,从整体上讲,我认为应该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教”的工作,也就是说老师应该做哪些工作?怎样做好?另一方面是“学”的工作,虽然它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老师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比如:学法指导、作业要求、效果检测等。
    今天,我主要想从“教”的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选择一条最适合学生的路
    我们手里至少有两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和《物理通报杂志社》各一套。如果需要,还可以找到第三套,第四套,我的意思是说,教材可以有很多种,但《课程标准》只有一本,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紧扣课标,而不是紧扣课本,课标是指导我们教学的最根本依据。
    在准备一章的课或某一节的课时,应该依照课标的思想,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各版本教材吃透,然后进行整合,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我的原则是:简洁、流畅、师生交流多、学生易接受。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提出,教师的引导,演示实验和例题,而不是关注课本上的结论。
    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整体”-“部分”-“整体”
    想要更全面、透彻的了解某一节,必须站到这一章的高度上;要想更好的了解这一章必须站到整本书的高度上。教师想让学生做到头脑清楚,备课时要注意:不能是看一节,备一节,讲一节,而应该是看一章、备一章、讲一节。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强化各章、各节知识之间的联系。
    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前几天学的公式、规律,这几天学新知识,做新题时,旧公式又不敢用了,心里犯嘀咕,前边的公式到这里还算数吗?或者,学新课时,老师提到了以前的某点知识,学生就好像没听过一样,这些都是学生没有大局观的表现。其实与老师不注意前后联系,贯通教学也有关系。
    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模式是 “整体”-“部分”-“整体”。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头脑清楚,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正在学的东西是哪部分的,重要程度如何等等。
    举例如下:在讲热学物态变化时,以前的方法是第一节只告诉学生名词物态变化,以后再分别讲六种物态变化,这样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不了解这些物态变化间的关系和共同点。如果使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先介绍什么叫物态变化,总结自然界中有多少种物体变化,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初态和末态。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学生自然会将这些物态变化统一的思考,发现其中的联系和共同点、不同点。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是“整体——部分——整体”。
    3.未雨绸缪 提早做学法指导
    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的过程。在初中物理中,涉及力、热、光、电几个大块,每块有独立的知识体系,每块又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不能即时调整,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争取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针对听课的学法指导。1、学会听课 学会记笔记 眼、耳、脑、手并用。2、紧跟老师思路,牢抓基本概念。①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怎样提出来的。②了解概念表达方式。③弄清这一概念怎样解决实际问题。④搞懂概念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第二个方面:针对各部分知识的学法指导
    1、光学要多动手画图。初中部分属几何光学。涉及内容有反射、折射、透镜、平面镜。如果只靠记几条定律,记住几个规律是学不好光学的。只有多动手画图,在画的过程中熟练,在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才能做到掌握。
    2、热学基本观点是记熟。热学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每块知识都涉及到几个观点和一个新的物理量,而这些独立理解起来都不困难,困难的是头绪一多,就容易乱。所以,热学知识点一定要记熟,熟记之后才能联系。
    3、力学要多分析  物理中力学的核心是受力分析。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知识都会涉及到大量的受力分析。这第一点过关了,力学就简单了。
    4、电学  勤于动手计算,多多总结经验。 电学涉及大量的公式及计算,要求学生一定要多练,多做题,多总结题型和运算技巧。
    5.课后记——教学反思
    课后记是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我工作以来一直带班较多,带班多遇到的问题也就多一些,及时记课后记对我完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怎样记课后记,怎样反思教学过程?我以为应该有以下内容:1.教学中的体会(感受深刻的、引起共鸣的想法,在教案中或什么地方记下来,日积月累就是教学经验) 2.教学中的失误 3.学习中学生的困惑 4.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见解 5.教学再设计(即为了以后的工作,改善现在的方法、教案等)
    6.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高中物理、大学物理难,是难学;初中物理难,是难教。初中物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塑造的过程。塑造的对象就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力、惯性、质量、密度、功等。这些东西一旦接受就会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特别自然;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塑造起这些概念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概念教学是教学的难点。
    概念教学又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中学物理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核心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就不能理解特定的词所表示的意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所以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
    那么,概念教学中,应该达到怎样的要求呢?我认为:①使学生建立牢固清晰的物理概念,要求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运用概念。②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渗透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③将概念带回到生活中去唤醒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常识,加深理解。
    7.做一堂高效的习题课
    习题课教学和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及物理实验教学构成了初中物理教学的三大支柱,高效的习题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此我想讲三个问题:
    一、要准备一节习题课最应该注意什么?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想让学生了解什么,加深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这些都必须明确,然后再说怎么准备这节课。
    二、习题课的设计上要有意识的把题目分类讲解。最不好的方法是拿一本同步,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处理。这样浪费时间,效率低下。如果能够把题目类型分开,独立训练效果要好的多了。
    三、习题课讲解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不要提前提示,应等待思考;2.不要让一人承包,应集体参与;3.不要直线讲解,应发散分析;4.不要着眼结果,应突出过程和思路;5.不要就题论题,应指导方法。
    以上是我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可能有一些老师早已熟知或是正在应用,也可能有一些想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2004.12.3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