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18 15:25:00

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
语文组  仇素敏
    一次大的学校活动——第七届文化科技节拉开了帷幕。该怎样去引导我的学生们呢?我知道,这是一次不错的教育契机。尤其是我发现今年的文化科技节的项目几乎全都是合作参加的,这让我兴奋不已。我急于想抓住这次机会,强化团队精神,增加班级凝聚力,同时加强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但是,让我苦恼的是,所有的项目都是初一、初二一起参加,我不禁有些担心:他们行吗?很可能他们费尽心思练好的项目在比赛中溃不成军,那时他们极有可能会心灰意冷,彻底消沉。但是,孩子不能因为怕摔倒就不去学走路,我们也不能怕噎着而不去吃饭。几经思考,我决定鼓励他们去参加,大力支持他们去参加,即使失败哭泣也是一次很好的砺炼!因此,我告诉他们:抓住这次进入初中后的第一次大的活动,不管成功与否,只要你们做到了问心无愧,你们就是我的骄傲!学生们在我的“煽动”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可否认,我有些急功近利,虽然我跟孩子们是那样说的,但我渴望成功!成功的花多都是用汗水浇灌而成的,我和我的孩子们一样,都坚信:只要认真努力,我们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成功又需要有方法。为此,我们经过商议,先由大家自由报名,每一项目我都制定了负责人。负责人一般由较为负责任的班干部或是对本项活动十分擅长的同学担任,负责本项目的具体事宜,包括决定选材、恰当分配角色、记准比赛时间等等。其他同学真诚的配合负责人,不偷懒,不搞自由主义,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果负责人有懈怠或专断独行等不好的表现,其他同学可直接向老师反映,不能不听指挥,分散队伍,不能搞拉帮结派活动。同时各个项目展开竞争,看哪一队拿的奖项更大。在比赛前,每一个项目要经老师审三次:第一次有思路时,第二次是初具规模时,第三次是基本成熟时。直到三次通过,再去参加比赛,以此做到满怀信心,胸有成竹。
    过程是辛苦的。秋冬交替时节,早晨冷雾弥漫,当天色尚暗时,孩子们都已安静的坐到教室里——为了挤些时间学习。要知道,中午、晚上放学,甚至快到比赛的前两天第九节自习课都要用来排练呀!这一个月以来,不管是中午时分,还是下午放学,我和我的学生们一块争论着英语配音,讨论着文学朗读,我们或是沉浸于配音的幽默,或是和另一队感受文学的魅力,或是又和另一队探索OM----虽然我的数学很差劲……没有谁有怨言,没有谁掉队,全部的同学都在兴致勃勃的排练着。偶尔,也有同学来晚了,大家全都伸出“千夫指”:“你……你怎么这样?”迟到的同学一脸委屈,却也不找什么理由,赶紧点头哈腰的道歉:“知错……知错了,对不起大家。”深深鞠上一躬,不忘加一句:“我一会儿自己再练习几遍行不行?”一阵大笑。
    结果是令人怦然心动的。凡是参加的项目,除极个别差之毫厘以外,大都得奖了。最终总成绩位居全校初一年级第二名。望着教室里后黑板上贴得大大小小的奖状,孩子们精神大振!
    那天见到别的班主任,他们都说:“小仇,你真幸运,学生素质就是好!”我点头,微微一笑:是啊,是啊!不想再说什么,只想说:苦乐自知。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