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18 15:37:00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综文组  蔡庄贤
    一天,我在闲暇时翻阅杂志,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让我颇有感触,并引发了我的许多思考。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意大利有一位叫做艾菲罗的知名画家,在他成名之前,他对自己能否成为一名画家一直心存疑虑,为了检验自己是否有绘画的才能和天赋,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潜心创作了一幅作品。后来,他把这幅作品送到一个画廊展出,并在作品旁放了一支笔,同时贴出了一个告示:“如果您认为这幅作品中有败笔,请您不吝赐教,并在图中作出标记。”几天后,几乎整幅画都被涂满了标记,这似乎昭示了艾菲罗根本就不是当画家的料。他经过几天痛苦的思索之后,将这幅画重新临摹了一遍,又放到了那个画廊展出,只是把告示的内容做了修改:“如果这幅画中有何精妙之处,请您做出标记。”几天后,这幅画同样被涂满了记号。基于此,艾菲罗重拾自信,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修得正果。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惊人的:同样的一幅画,由于使用了不同的心理暗示,使人们产生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致使评价结果竟然是截然相反的!那么对于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同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呢?我想,如果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结果将会是“孺子可教也!”如果用挑剔的眼光,那结果肯定是“朽木不可雕也!”我们不妨学学艾菲罗的后一种做法,对我们的孩子们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充满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面对美好的人生,也许,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艾菲罗就在你的身边!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