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三不要:性急、马虎、闹情绪
综文组 王 伟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每天会面对很多事情,也有可能会遇到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情,会搞得人头晕脑胀,心情烦躁。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班主任的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如何在平时和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下来,这就需要我们戒掉班主任工作的“三不要”。
一不要性子急,冲动发脾气。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处理事情,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埋怨学生,而不作任何调查研究,不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存在,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必然会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二不要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世界”。教师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熟悉这些“世界”,培养并发展这些“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既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点,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没有认真了解每个学生,或者说了解不够全面,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这样下来做工作也不会有针对性和效果。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
三不要解不开思想疙瘩,心情受压抑。现在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经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但教师不论在什么时候从事什么活动都必须意识到“我是教师”,从而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教育者先受教育”的位置上,在正确分析和判断教育情境的基础上,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保持心理平衡,以便较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要认识到当自己一走进教室,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教师还要在情绪上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让学生首先感觉到喜欢上自己的课。因此,不管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情绪上有波动,在走进教室之间一定要想办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一定要把愉悦的心境、微笑的面容带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