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夯实做人之本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18 15:43:00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夯实做人之本
——在石家庄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8月24日)
莫中勤
各位领导、同志们好:
    我是四十中学副校长莫中勤。非常荣幸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情况和做法。
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在育人上,我们规范养成教育和开放式教育并举,着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夯实他们做人之本,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对学生而言,初中正是一个孩子思想、品质、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遵循“大目标,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的工作原则,从细节入手,早在1993年就专门制定了四十中学《关于学生仪表着装和骑、乘车的有关规定》,十几年来,效果显著。
    头发要求干净整齐。男生一律寸平头,女生为齐耳短发。着装要端庄大方,符合中学生身份。夏季男生应穿戴袖背心,不得敞怀。女生不穿薄、露、透、过短、过紧、大领口、无袖服装。校园内不允许穿拖鞋、高跟鞋。仪表要求学生不化妆,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在脖子上套装饰物或“吉祥物”等。每周一上午班主任老师自查,下午教育处老师和值周学生对各班逐一进行检查,不合格者限时理好,并开出扣分条,成绩列入班级总评之中。刚开始的时候,好多家长和学生不理解,当时还引起了全市的大讨论,河北师大的教育专家就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坦言此举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益处。其实我们也明白:头发长不一定学习不好,不一定品质不好,不一定考不上好高中。头发不在长短,但我们培养的是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如今精神、帅气的四十中发型已经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校优秀毕业生孙慕烈说:“四十中对我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初中的三年,毕业后上了一中,乃至现在在清华,四十中留给我的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三年的生活给每个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严格的管理。一直到现在,我还是留着平头,穿很朴素的衣服,因为实在是觉得,人只要精神就好,真的没有必要去把自己搞得多么华丽耀眼。”
    在管理学生时,我们讲感情,更讲原则。所有的规定适用于每一个人,没有特殊的。我们的常规管理始终如一,每天从学生进校门前就已经开始对学生仪表着装、发型服饰、言谈举止等各方面进行严格检查,持之以恒地推进学生由“他律”→“自律”→“内化”的转变过程。环境影响人,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98届优秀毕业生、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魏世豪说:“四十中管理严是出了名的。在这三年的磨练,养成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它比多学多少知识都重要的多。”
    二、开展多采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学校恪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不断丰富校内和校外德育实践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优秀品质,弘扬时代文明。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在清明节前夕,组织学生徒步1小时20分钟去华北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为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理解并关爱父母,从93年学校就坚持组织学生“我当一天家”活动。通过做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服等体验父母的辛苦;通过给父母洗脚、捶背这些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真挚的爱;通过亲情互动,使学生明白“爱父母是爱祖国的起点”这一朴素道理。
    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团组织凝聚力,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着志愿者活动。我校有45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一讲三爱护”活动、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集体、眼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我校“盲人楼青年志愿者服务小分队”成立于1990年,学生在变但爱心没变,14年如一日,持续至今,在社会反响强烈。2002年被市委宣传部、省会文明办、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体”。2003年又被评为“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团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校学生文明得体的举止,认真严谨的态度,乐于助人的品质,勇于奉献的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学生风貌,弘扬了时代文明,倍受家长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