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夯实做人基础
初一.14班杜时男的家长 杜兴凯
2005年11月9日下午5点,我们40中初一学生家长在青少年宫礼堂聆听了教育专家关于“培养良好习惯,夯实做人基础”的讲座,听后感觉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还有许多欠缺,这次讲座及时给我们家长敲响了警钟。
初一年级是孩子学习上的一个转折点,告别了小学,升入了中学。从课程上来说,节奏明显加快了,由原来的一天六节课,到现在的一天九节课;科目由原来的语、数、外,又增加了历史、地理、生物等。从心理上来说,孩子面临着青春期。紧张的节奏加上青春期的到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做人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很可能长大以后就是什么习惯,所以这个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做父母的平时工作较忙,每天早晨我们和孩子一块出家门,晚上我们快7点才能到家,一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只有两个多小时。孩子上学全家辛苦的情况,使我们做家长的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但专家说这是不对的,学校做不到。是啊,一个班有七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孩子十分需要家长的疏导和关爱。
升初中两个月来,我也在刻意地观察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靠孩子自己去努力,认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放学回到家里,兴奋得讲学校里的事情,滔滔不绝,“我们的谷老师是优秀教师呢,我们的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是新分来的大学生呢!”说实话,我本来对数学老师是个女的而且是新分来的有一些顾虑,但看着孩子自豪的神情,我用的就是专家所讲的口气,“老师那么好,就看你的努力了。”事实证明,老师是优秀的,孩子的成绩也很好。听了专家的讲解,我庆幸自己没有把心里想的说出来,否则可能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专家说,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占85%,确实如此。我的孩子骑自行车上学,做家长的总有些不放心,有一次,放学后偷偷地跟着,看着和两个同路的同学一块走,感到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心里塌实了不少。
由于家庭的教育,我的孩子在自立方面还是不错的,能吃苦,能勤俭,爱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心理素质也可以,就是在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改进。在学习方面,我做得也不够好,孩子拿回来考试卷,好成绩自然高兴,不好的成绩虽然尽力克制自己,但第二次肯定会大发雷霆。听了专家的介绍,考试成绩与小学不一样,我觉得家长首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多给孩子鼓励,从学习方法上引导,胜于对孩子的训斥。
听了专家的介绍,我觉得学习固然重要,但做人更重要,现在初一刚刚开始,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运用专家的三件宝:“多笑、多听、多说好。”培养孩子行为和心理的良好习惯,夯实做人的基础,让孩子在身体、心理、人际关系、学习方法和策略方面,成为一个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