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感动
初三.7班 杜文洋
每当北风吹过的时候,都会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啊盼,终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制的,应该正对儿子的口味。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他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先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看着两屉已经包好的饺子,母亲绝望至极。她知道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个注射针管,调好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子的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时候,母亲得意的举起那个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他的口味?为了能让儿子吃到咸淡合适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交织着母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当我再次看见这则故事的翻版时,是在老朱的作文本上,他是这样写的。
那天早上,我起晚了,桌上摆着母亲精心准备的早餐,母亲说:“吃了饭再走吧?”。“没时间了”摔上门便走了,路上想起母亲当时失望的眼神,内疚极了,便调转了车头,又骑了回去,推开门,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说“我回来了”“怎么?忘拿东西了么”母亲问我,“不,记错时间了,今天上课时间往后推半小时”“那快吃早餐吧,吃完了赶紧走,别迟到了”……虽然,那天我迟到了,但我看的出来,母亲因我吃了她精心为我准备的早餐而格外的高兴。
一个是聪慧的母亲,一个是爱母亲的人,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谱写着对亲人的爱。这个冬天因为有他们而不再冷,我相信,铭记着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胜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鸡来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