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报告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3-16 17:06:00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报告
——根据石家庄市首期中小学教育科研高级研究班学习笔记进行整理
综文组   张卫新
    一、教育科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教育科研报告是教育科研成果最常见的表述形式之一,它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依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教育科研报告的形式可分为: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行动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以及综合研究报告等。写作时一般具有三段式基本格局:前言、正(论)文、结论。表述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教育调查报告的写作与要求
    教育调查报告,是为了了解教育、教学的有关情况,在通过深入到学校、社会、家庭等场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后,把调查研究的情况、结果写成的向上级、学术团体或通过有关刊物向有关读者报告的书面文字。其基本结构由题目、署名、导语(导言、前言)、主体(主论、正文)、结束语、建议等组成。
    1、导语部分:要写进行某项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缘由、要达到的目标,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及调查的意义等。有时还要把调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交代。要求简明扼要。
    2、主体部分:这是报告的中心部分。在该部分要详细、具体、深刻、主次分明地介绍调查的情况、调查的内容、方法、过程、结果、问题等。
    3、结束语部分:是在对调查的对象、问题、情况进行分析后的内容简要概括。该部分要写出经过调查研究后的结论性的意见,回答调查中所提出的问题。
    4、建议部分:在客观反映调查情况、问题、结论的同时提出的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或促进改进、发展的建议、对策或措施。目的是供有关方面、人员在指定政策、措施、计划时作为参考依据。
对于简单的单项调查,其结构一般可安排为:①某项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意义;②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③调查的内容与方法;④调查的经过与结果;⑤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二)教育实验报告的写作和要求
    教育实验报告是在教育科研中描述、记录某一项课题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报告。其基本结构包括题目、署名、前言(实验目的、介绍实验设计)、方法、过程、结果、结论、讨论、参考文献。
    1、题目:教育实验报告的题目要精确严谨,要反映出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具体形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点明是教育实验。如“小学体育课合理的运动密度的实验研究”;另一种是用“比较”形式的语句。例1:小学数学两种不同教学结构的比较研究”;例2:“不同教育方法在培养小学生为集体做好事的品质中的作用”。
    2、实验目的(介绍实验设想形成过程):在这部分中,除了要写出实验研究的背景、实验目的和意义以外,还必须要写出实验的研究假设和实验的理论依据,这是实验报告的一个特点。
    3、介绍实验设计:写明实验范围,即在哪个学科、班级、年级中开展该项实验
    4、实验方法:要写出如下内容:(1)实验的分组方式,说明是单组实验,还是等组实验,或者是轮组实验;(2)自变量的操作,即实验因素的具体化,也就是具体说明实验的过程,将实验是如何进行的交代清楚;(3)无关变量的控制。指出实验中存在哪些无关变量,是如何控制的;
    此外,如果是教学实验,一般还要说明实验教材与实验时间。
    5、阐述实验过程:(1)简介实验过程,即简明扼要介绍实验的起止时间,实验的范围及步骤。(2)阐述实验中着重研究的问题,要逐项阐述关键性问题、与实验目的及推导结论关系最密切的问题。(3)记述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4)介绍实验资料的搜集情况。
    6、阐明实验的结果:实验结果是实验者对实验对象施加实验因子后,在实验对象身上产生的实际效果。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正确的评价,以此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结果分析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将实验结果按照设计方案中预先设计的指标与分析方法,用统计表、统计图或文字形式一一展示出来,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7、实验结论:以实验结果的分析为前提,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实验结论,以最后说明实验研究假设是否成立。
    8、讨论与建议:(1)对实验结果做理论上的解释;(2)对“证伪”的结果从理论和实际方面进行分析;(3)对实验中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加以讨论。(4)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9、附录:包括列出实验材料和参考文献。
    (三)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撰写与要求
    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基本结构包括情况概述(引言)、经验总结、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三个部分(参考以上内容)
    二、撰写教育科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
    (二)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效果要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达到的研究目标,是验证过的科学假设,是探索的规律。教师在进行的课题研究中,在科学假设的前提下,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测定因变量,认识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获得了对教育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也即获得了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效果是在进行课题研究或实验的时候,在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操纵自变量变化,其因变量朝着研究者预料的方向发生变化,教育问题得到解决,教育质量获得提高,教育事业获得发展,也即获得了课题研究效果。
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要用课题研究效果来验证。研究课题探索的原理、内容、方法、措施等是否是科学认识,要看在研究中实施它们时产生的研究效果如何。
    在课题设计中要注意区分二者:要注意预期研究成果的科学设计;要注意研究效果准确、全面测定的设计。研究效果是通过不同的因变量来反映的,课题设计时要全面地思考分析研究效果是通过哪些因变量来反映的,确定测定的内容、测定的项目、指标与标准,测定的方式与时间等。
    (四)撰写研究报告的准备工作。
    1、理论准备。
    2、收集资料。①第一手资料;②他人的研究成果;③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名人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④背景资料。
    3、整理资料。 
     4、选择材料。选择材料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材料的适用性 ②材料的全面性。③材料的真实性。④材料的新颖性。⑤材料的典型性。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一期

下一篇:2007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