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
教学重点
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设计思路
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化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可能给环境带来影响,化学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我设计课时从生活短片引入课题,中间共设计四个探究实验,一个辩论赛,使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紧密结合起来,并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最后以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结束本课题,使学生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进程
1、引入课题:播放生活短片,提出问题:怎样挑选衣服,怎样分辨棉、毛、还是腈纶?
2、学生交流:如何看标签,标签上除了注明尺码大小还表明了材料的成分。通过标签上有机们的成分及99页表格总结出有机物的定义。
3、提出问题:如果标签上注明的成分不属实怎样辨认材料的实际成分呢?
4、实验探究:a、燃烧毛线,棉线,腈纶线;b、用力扯断毛线和腈纶线
5、指导归纳:a、燃烧是分辨材料成分的一种可靠方法:b、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6、引入橡胶:由生活短片,买橡胶底的运动鞋引出橡胶,进一步体会有机合成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7、引入塑料:由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引出塑料的用途非常广泛,研究塑料非常有必要。
8、实验探究:a、加热塑料布和灯口碎片;b、撕扯塑料布。
9、总结归纳: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结构和特点。
10、提出质疑:生活短片中有没有发现两位同学做的不合适的地方?
11、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使用塑料制品时,应该注意什么?
12、交流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13、总结归纳:有利有弊,扬长避短。
14、知识拓展:录像展示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15、社会发展:未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时安排: 1课时
引入课题:播放生活短片,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红,走进商场你怎样挑选羊毛衫和纯棉秋衣呢?”讨论怎样挑选衣服,
要求同学们从自己的服装上找到标签,并说说标签上都注明了什么?除了注明尺码大小还标明了材料的成分吗?展示标签,指明如何来看标签。标签上成分都是有机材料,可以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有机材料了,比如我们穿的衣服,鞋子,还有用很多学习用品,都属于有机材料,我们吃的蛋白质类物质和淀粉类物质都是有机物,它们与前面我们学过的氢气和氯化钠等物质有什么区别呢?看书第99页表格下面的两个讨论题: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组成元素上有什么区别?2、甲烷、乙醇、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两个思考题,老师做总结:
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
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分为有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提出问题:如果标签上注明的成分不属实怎样辨认材料的真实成分呢?
活动探究一:分别用镊子夹取三种不同颜色的线,燃烧。
活动探究二:试着用手来扯断红色和黄色的两根线,看哪一根更容易断开?
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总结:燃烧是分辨材料成分的一种可靠方法。
师:穿不同布料的衣服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涤纶衣服挺括,不易皱,易洗易干。
棉织衣服吸水、透气,感觉很舒服,但易皱。纯毛毛衣保暖透气但不结实。
总结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缺点: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
由生活短片,买橡胶底的运动鞋引出橡胶,进一步体会有机合成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幻灯片展示:汽车、飞机、轮船、垫圈、运输带等。
由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引出塑料的用途非常广泛,研究塑料非常有必要。
实验探究三四,分别加热塑料袋片和灯口碎片,撕扯塑料布。
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这种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制成各种形状,也可制成纤维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中。
展示链状聚乙烯分子动画。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展示塑料制品图片。
试根据物品的用途推测这些塑料制品是用热塑性塑料制成的还是用热固性塑料制成的?回顾生活短片中有没有发现两位同学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引出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使用塑料制品时,应该注意什么?如何解决白色污染?
学生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总结:使用塑料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幻灯片展示:1.医用可水解的手套。2.加了淀粉可生物降解的饭盒。3.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
欣赏录像:录像播放新型有机合成材料。幻灯片展示:未来社会离不开有机合成材料,新型材料离不开化学,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