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我的教学反思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8-10-13 12:12:00

 

初三上学期以新授课为主,内容是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即初中物理的力学和热学及能源部分。应该说主要时间都在进行新课教学,而新授课教学又是在以课程改革背景下。

一 教学目标的反思

以前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现在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注重的除了知识与技能以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现在的中考已经明显的有针对后两项的考试内容。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体会的过程和方法,否则直接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教学埋下祸根。譬如,在讲解《摩擦力》时,只要学生观察了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这个实验,学生遇到静摩擦力时,一带而过,对这个力分类不充分,导致学生遇到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时,不能清楚地用各自的方法进行分析。新授课时要不断的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其次,对重点、难点把握要准确。重点、难点把握是否准确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意义。我教初三五年了,对初三年级学生在哪些地方会遇到困难、哪些地方会思路混乱有清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会在它们身上用更多的时间,这样的教学似乎是重点突出了,但是我的学生总是说物理难学,我说不是这样的呀!看来我要反思了!研究课标,是不是难点都是重点,这难点到底怎样要求,处理到什么程度,把难点当重点来讲,导致学生时间和精力失衡,直接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二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首先,新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兼顾两头。本学期期末考试全年级175人不及格(92人在50分以下),平均分78分,而优秀率48%(97分以上的近100人),反思这种情况,说明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应该对后进生有特别的照顾,充分想到它们的能力有限,“作业多,所以不做”“听不懂,所以不听”都是造成后进生的一个催化剂。我在这个学期对后进生的要求是和其他同学相同的,因为我考虑新授课阶段的授课和作业要求本来就不高,如果再降低门槛,后进生们即使跟着学不也还是落后的吗?这种想法看来错了,后进生们一点都没学(39分以下29人),看来新授课也要降低标准,至少让他们跟上,不放弃学习,不妨减免他们的作业,让他们也体会完成的喜悦,不妨降低提问的难度,也给他们一次受表扬的机会,逐步培养兴趣,至少不失掉信心,不放弃学习。

尖子生很多,当考试不能对它们加以区分的时候,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虽然我一直强调满分意识,但这对它们的刺激依然不够),应该引导其多余的精力,提前关注中考,关注别的同学暂时没有精力关注的问题。

不断翻新教学方式,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让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比如:我尝试把题目变成多媒体题目,录像,声音都可以,总之,为讲明一个道理,各种手段都可以,“永远不要给学生同一副嘴脸”。

三 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训练学生的规范性,物理体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学生解题的严密性体现着思维的严密性,只有严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本学期开始我就重点训练这些,终于感觉有所收获。

四 下学期的教学措施

下学期以复习课为主,最基础知识的要求不能放松,如果上来就是题,就成了建空中楼阁。复习时,紧密围绕课标和考试说明,将知识点砸实,不图快、不贪多,经常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小测和练习,滚动教学,加深印象。

复习课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整讲练比例,让学生把重点东西在课堂上消化,老师课上讲一个点,学生练一个点,晚上再巩固一个点,点点相连,巩固复习效果

加强考试方法的指导,每次考试都要限明时间,晚上的作业也要求学生按时间完成,培养学生时间观念,引导学生适量做中考题,做完后一定要对答案看阅卷标准,尽量吸取正确答案的营养,培养学生答题技巧。

根据学生学生发展程度和能力,对学生分层次要求,课上的学案也要对学生的练习加以分类,课后作业也要分层次布置,人尽其力,争取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 对学案的反思

1.形式上越来越规范,包括知识点的划分,命题的要求,字体,页码等,都比刚开始时规范多了。

2.学案的使用把以前不能实现的想法实现了,我们统一了例题,统一了练习题,统一了作业题。

3.学案应该有一位主要负责老师,学案的框架结构应该以一位教师的思路为主,,其他老师的思路为补充,尽量符合大家都认同的复习思路,原来按块均分的做法不可取。负责老师应该根据各位老师的特点分配所负责的内容,其他教师定期上交材料以后,负责老师要重新分配审题的内容。最后有一位老师负责排版,规范形式。

3.兼顾两头,适当设计基础题和选做题

4.兼顾各种题型,适当加入题型专练。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四期

下一篇:2008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