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8月18号之前,我听到的所有关于“培训”的字眼和话语都是那么的模糊跟抽象,我所理解的青年教师培训只是一些形式上的教学方法的传授……
直到8月18号那天,当我和所有08届的老师一起走进培训教师时,黑板上贴出的一行大字——“2008年青年教师培训”——给了我庄重严肃的感觉,接着五位校级领导走上讲台,一瞬间,我否定了所有原来的想法——竟然所有的校级领导都来参加培训的开幕式,可见学校对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视。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是之后莫校长和王校长、吕校长的讲话,是每位07届青年教师代表的发言。我仿佛意识到自己曾经单纯看到了40中学的好成绩,没有从骨子里去解读40中学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严谨校风校纪,没有看到40中学好成绩和良好校风背后的“真”和“实”。
(一)校纪真、落得实
8月17号我们领到了《石家庄市四十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下午我在宿舍大概翻阅了一遍,真的没有想到,一个中学竟然有这么厚的一本管理制度汇编,而且里边的规章制度显得是那么成熟,或许这和四十中学30多年的建校历史和管理经验有着莫大的关系。之后各位领导的讲话,更加印证了这一点——在长久的办学历史和严格的管理方法基础上,40中学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模式,但又不可以说是“模式”,因为管理方法不是模子那样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家长、学生的不同而变化的。19号下午赵主任在讲座中讲到学校总的教育原则可以概括成:“大目标,小切入,求长效,出精品。”这些话当天上午冯校长的讲话其实都已经讲解到了,我对这12个字的浅显的理解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学校要有大的远的目标,达到所有人共同的愿望;但同时要注重细节,从细节处去落实;学校的发展和管理要有长远的计划,以更长效的利益作为着眼点,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包括老师和同学,只要是40中的人,到了社会上就一定能称得上优秀)”。《石家庄市四十中学管理制度汇编》明确提出了各处室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规章制度,大的有国家的政策法律,小的到各个岗位的职责,具体有各项活动的表格甚至精确到“广播体操评分表”等更细致的内容,可以说无论哪位教师,哪位同学,哪个工作人员,在学校的学习、工作等各项活动都有章可循。
记得侯主任在开幕式上强调了这样简短而有力的一句话:“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这几个字字面很好理解,当时给我的感觉极深,我仿佛马上明白了它们的含义,仿佛看到那位老师在操场上捡起一片碎纸屑,这一微小的举动被很多同学看到,大家都记在心里;我又联想到学校甚至招聘一名清洁工都要考核他的道德水准……后来,在赵主任的教育专题讲座中,我找到了这两句话的出处——“40中学的教育理念”,完整的表达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这些话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但仔细捉摸,还真是太有道理了。对这些话的思考,加深了我对校训“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的理解,40中学要求她的每个成员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由于这些基本的又是很重要的要求,学校制定了带有40中学特色的严格的校规校纪。然而,仅仅制定了校规校纪是远远不足以实现她的希望的。记得培训的开幕式上,07届的李慧芳老师在发言中说了这样一段话:“说到校规校纪,哪个学校没有制定过,哪个学校没有在开学典礼上高声宣读,但是,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又有哪个学校真正落实了呢?”。这句话,真是直接点到了大部分学校管理上的死穴。“校纪真”或许很多学校都能做到,然而这里的“真”,只是体现在了书本上,口头上,有几个学校能够真正“落得实”呢?40中学做到了,所以有了好成绩,所以有了好名声,所以成了“热点”……
(二)功夫真、干得实
18号下午,我们旁听了07届青年教师的转正答辩会,会上的好多事情真是又给我很多新的震惊。这些老师都根据自己学科教学中的某一方面做了很深的研究,或许他们总结话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或许论文涉及的领域还不够深厚,或许他们教学中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但是,从他们答辩的态度里,我分明可以感到,他们为自己的教学倾注了百分之百的心血,并且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他们的论文内容,大方面的有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有课堂讨论的重要性,有如何把握课堂,精确细致的则涉及到如何去分学习小组,如何批改作业,甚至如何去上一节作文课。很明显的是,每个老师所讲的内容都是经过一年的教学工作所得到的宝贵经验,甚至是从一年前就有意识的去收集材料,去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并大胆的进行创新和实践,练就了一身的“真功夫”。说到“真功夫”,我还得提一下我们信息组的备课组长李捷老师,她是对我们进行组内培训的老师。她多年的教学经验,把学生研究的那是个透彻啊!有什么样的学生爱犯什么样的错误,讲课时该怎么避免,她都做过深刻的研究。比如说对机房电脑装系统,为了防止学生们玩游戏,她把游戏卸载了,但她担心有些聪明的孩子会重新安装,还要改写注册表里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再也没有游戏玩。这种精细的研究无疑是多年经验的积累,也是对教学工作的认真负责的体现。
更精彩的是答辩环节,每个评委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印象最深的是语文组的夏玉肖老师提到讲解《化石吟》一课时,冯校长问到“作为老师,你自己知道什么是化石吗?知道化石都分哪些类别吗?”。夏老师笑笑回答:“我课前没有搜集材料,但是课后我找了相关资料……”。后来冯校长小声的说出了化石的分类,我当时真的感到很佩服校长,每个领域的不同的知识,她都能说来出来个一二。还有尹洪涛老师论文提到的关于把握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冯校长更是借此提出鼓励各位老师从简单的定性的分析转为细化的定量的分析,从科学的教育学的角度来指导各位老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校长每天处理那么多的事情,还能去学习那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看来领导更是“功夫真”啊!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我们40中学的老师在领导的带领下个个都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练就了一身的“真功夫”,优异成绩的回报定会促使他们继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干下去。
(三)情感真、走得实
40中学是一个有着浓厚学习氛围的学校,这里“学习氛围”可不只是对学生,对老师同样也是。通过这几天在学校里的培训和教学练习,我觉得40中学里每个优秀的教师都不是“天生的当教师的料”,他们的“优秀”是不断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的结果。彼此之间的“毫无保留”也不被察觉的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正是大家可以共同进步的基础和力量,是极为重要跟珍贵的。
回想这几天的培训活动,无论是校长的专题讲座还是学科组内学习,无论是07届青年教师的转正答辩还是08届新教师的听课试讲,都可以说成是不同形式的教学交流会,这里不仅有老教师的经验总结,有年轻教师的创新实践,更有各位领导的高视角的指导。这些对于我们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是无比珍贵的。在19号上午的教学专题讲座中,冯校长一字一句的提醒我们平时工作中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告诉我们学生是如何评价老师的,指导我们不要只想着怎么去教,而同时也要多注重学生如何去学。还组织我们和07届的老师进行经验交流,采用了结小组的特殊形式,真正的让每个人都能发言都能有收获。赵主任在教育专题讲座中也引导我们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告诫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交流,善于总结,善于表达,善于思考。07届的老师,不管我们提什么问题,只要他们能想到的都一定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开始我们的教学的,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做得不好呢?
这些天的培训结束时,或许每个人的笔记本里已经记录了相当多的资料和内容,但是,很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只能通过以后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去亲身体会。今天的培训总结,只是接下来开始的教学工作的一个精彩的开始,未来的日子里,年轻的我们一定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争取明年的这时候我们上交给学校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交给自己人生的奋斗一个无悔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