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科,其特殊性就体现在它的参与性超过了其他所有学科,只有让学生动手参与才能上好课,才能使这节课称之为一节成功地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主人,充分表现自己。信息课堂,参与第一。但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爱参与,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应该探索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想法,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 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参与
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人说“喜欢!”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失望,不管学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参差不奇,教师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选取最佳的教学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对每节课都有新鲜感。计算机及网络是个新的领域,目前,很多同学对它还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师在讲课时适当的运用比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文件在磁盘中分门别类的存放,我们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书架分门别类放置我们的书籍为喻,又如,在讲网络时,关于域名和IP地址,我是这样讲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们怎么来区分彼此呢?我们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证号两种途径,我们可以使用身份证号来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证号太难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名字来指定某人。网络中的计算机也一样,为了区分彼此,他们也有"名字"——我们称之为域名,同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身份证号"--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台计算机,但是,记住它不太容易,平时,我们只用域名来指定网络中的计算机。这样,学生们很轻松的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纱。
二、重点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参与
做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例如在进行在幻灯片教学中采取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即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讲到幻灯片的背景设置时,先启发学生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不同的幻灯片背景,继而激发学生利用手头的计算机去探索背景的几种设置方法,“这节课就由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幻灯片背景的设置方法,看谁找到的多!”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善参与
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要承认学生有巨大的智力发展潜力;要相信他们是能学好的。在课堂教学这种群体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例如在flash教学中,教师先展示动画成品然后提出,同学们制作动画遇到困难可以得到教师的帮助,但每人只有一次机会。通过这样的要求之后,发现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之后不再是马上想到举手,而是先想:“为什么?”“怎样解决?”,然后上机探索、查书,第二想到的是问周围同学,最后才是举手问老师。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之后,使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四、允许学生插嘴,让学生人人参与
正确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教师应善待这种“插嘴”。我认为能多几个这样的插嘴,课堂气氛将会因之而活跃起来。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鱼死满舱。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方法: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鲇鱼,鲇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鱼因见到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增强了机体的活动量,因而死亡率降低,渔民的受益也就高了。若把只知道听老师讲课,“墨守陈规”的学生比作沙丁鱼,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而这个“船舱”中放进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便会提高。这几个会“插嘴”的同学不正是那几条“鲇鱼”吗?因此我们教师要特别善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因为插嘴的学生,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身心投入,积极思维,主动要求自觉学习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如果学生的这种“插嘴”受到批评或指责,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能会使他们以后连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了。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而又审时度势地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创造条件,以积极参与、学以致用为本,激发兴趣、全方位互动、尝试创新为手段,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