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家长园地】大脑与肩膀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9-07-01 17:10:00

 

首先,我解释一下题目与我要表达的文章内容的联系。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是思考问题培养意识的地方;肩膀是身体做“扛”、“担负”东西的部位,借用半句话:“我们要肩负……责任。”“承担……义务。”二者的关系,本文归为敢想敢做,多想多做的关系。

   责任与意识

今年寒假的“我当一天家”活动全家都重视。假期的前几天一直坚持让大卫刷锅洗碗,回老家的时候还建议让大卫给老人洗次脚,由于时间紧,就把这事忘了。孩子是知道的,学校在开展“我当一天家”活动当初曾有过这样的建议;大卫在小时候也记得父母侍候老人的事。让大卫坚持做了几天刷过洗碗的家务活也习惯了。我就说,做个值日牌:刷过洗碗·魏大卫。这责任不就固定下来了?!等到意识里成为自己分内的事时,责任也就在大脑里扎下根了。

   权利与义务

正是帮助孩子培养责任,树立意识的年龄,孩子看事,想问题,大脑里的意识,有时超越老师和家长的“手“,那就不妨从大一点的角度说一下:权利和义务。法律层面上,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能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前两天,大卫查阅《宪法》向我询问了有关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件事。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就“我当一天家”活动中来个“今日说法”,法制就在你身边。《宪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婚姻法》第四条,“……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大家看,法律明明白白地呦。

   道德与亲情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其中就有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中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总之,法律是刚性的东西,好比人的骨骼;道德和亲情是柔性的东西,好比人的血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所以,一个人不能缺少这种血肉的亲情与道德。

要求我们做什么,不做什么,是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头脑想什么,思考什么;还有老师和父母对我们的教诲和引导中寓藏的东西;以及我们生于父母,养育于家庭,成长于社会,总得有感恩的心,都基于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一个人。

“我当一天家”活动是学校让每个学生调动思想,关注社会的号令;是学校引领每个学生伸出双手感恩父母,关爱他人的旗帜和风向标。我真心希望不但是每个学生、每个孩子开展这项活动,我们每个父母也都参与这项活动,从中受益。

返回

上一篇:2008年第三期

下一篇:2008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