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这篇文章,令我深受启发,记忆犹新。
故事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天天幽闭在聋哑世界之中,但她却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光明充满了渴望,她面对困境从不服输,并且教育同自已一样的残疾人要快乐生活每一天。她这双慈爱的手使一个一个失去信心的人重新找回自已,珍爱生命,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她1880年出生在美国,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她的著作有:《我的天地》、《我生活中的世界》等。她的精神不仅来自于她坚强、坚忍不拔、不服输的性格,还因为她有一个好老师,教给她很多东西和教给她珍爱生命,面对困境有一个好的态度,她最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灿烂和光明。
这篇文章另我受益匪浅,海伦·凯勒,虽然是个在生理上有缺陷的人,虽然上天对她及其的不公平,但坚强的她从来都是以灿烂的微笑面对生活,并且对人生充满了渴望、希望和追求,最终还把慈爱的双手伸向世界,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惊人的毅力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这些在生理上完好无缺的人还不如海伦·凯勒,她是身有残疾,可是心不残疾,而我们遇到一点小挫折,便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没有勇气生活下去。想想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有很多,例如:黑龙江某大学的一位学习非常好的大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被老师批评了一次,感觉自己永远都没有希望了,同学们都不信任他了,便一时冲动,跳河自尽了;在内蒙古某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得了病,从而每天都非常忧郁,有一天实在受不了了,便从十三层楼上跳了下来,幸亏掉到了车棚的海绵顶棚上才保住性命。这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所以我们更不要做出这种傻事,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海伦·凯勒。
在上学、玩耍时,身边有许多值得我们观察的东西。例如:小树长出了枝条、小花们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等等。可是我们却毫无发现,对于面前的新景象、新事物无动于衷。而海伦,虽然身残,但志不残,每天都在用心在感受生活,用毅力在体会生活。她的行为对于我们正应了一句话:得到的不珍惜,的不到的却期盼。所以我们要多多体验大自然,领悟大自然,不要做一个“ 残疾人”。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充分把每一天都利用起来,这样我们生活得才会快乐,生命才更加有意义。不要比残疾人更“ 残疾”,不要已经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看完着篇文章后,我知道了:每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如果要让它更加有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创造、去改善、去攀登。像海伦·凯勒一样,做一个坚强的自己,把握好生命的时钟,去做有意义的事。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体验生命的乐趣,去接近大自然,珍惜我们美好的生活,珍爱我们宝贵的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富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