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高金英老师的报告有感
8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金英老师的讲座,虽然不是第一次聆听高老师的教导,讲座也仅仅5个小时,但是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高老师的教育智慧,她的爱心和责任心,高老师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着“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这个朴素但不普通的理念。我听后第一个感觉就是:如果我是学生,如果能做高老师班的学生,一定会很幸福。高老师以鲜活的案例阐述理论,时而温情感人,催人泪下;时而犀利深刻,发人深省;时而诙谐幽默,惹人发笑。教育的智慧尽显其中!
高老师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太多,我无法一一述说。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身的感悟:
一、有底蕴的老师才有魅力
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的机遇,同样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去面对挑战?如何能够真正的胜任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能够沉下心来,去读一些书,一些有用的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
仅仅读书远远不够。虽然高老师的讲座中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讲述自己如何驾驭课堂,但从她的谈吐中,从运用的“变一元钱的小游戏”、“脑筋急转弯”、“手机短信”到“刘谦的小魔术”、“大街上的小游戏”来提高学生对她所任教的这一学科的兴趣,缓解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的现象中,我能够感受到她课堂的精彩。丰厚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相切合的时尚性,让高老师在教学中能得心应手,在教育中能够游刃有余。听着高老师讲述着我闻所未闻或是似曾相识的这些小故事,我不禁问自己:“假如现在让你讲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或者让你来演绎这个小故事,你能出口成章吗,你能信手拈来吗?”我头脑一时空空,内心一片茫然。平日里自己也看过类似的书,为什么自己想不出,为什么自己不会用?我觉得关键是自己只是浏览而没有用心,没有过多地去深思这个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自己在做事的时候没有用心,没有时刻将当下与自己的职业,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开卷有益,如何开,怎样“进行”开,开后如何用才是有益,正是需要反思与实践的。
二、有“二心”的老师才有魄力
这“二心”既是静心与潜心又是爱心与责任心。那什么是魄力呢?“魄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和对待问题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忽略不重要细节对整体的影响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或选择,关键是他能够显示自我才干,自我思维,自我特点。从不拖泥带水也是魄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从容,干练,有一定的鼓动性或者说是带动性。它是一种人格魅力。
静心与潜心,爱心与责任心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能够不断提升,而不断提升能力就需要经历一番“寒彻骨”的历练,与“蓦然回首”的机智。提高能力永远是教师的现在进行时。比如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首先要记住学生的名字。最初老师接触的只是学生的花名册,尤其是第一节课或第一次见面。在这方面,高金英老师给我们每一个老师做出了表率。她想尽一切办法,一遍一遍地去记,不厌其烦,是因为她深深知道这样做对学生的意义重大。我想她动脑筋去做的又何止这一件事呢?再如“物理作业缺5本的现象”,细节决定成败,要想成功,就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先把事情在内心中谋划一番,把预先想到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而实际上,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最后,对“门上打洞”和“为了洗热水澡而逃避晚自习”两件突发事件的不同处理更让我深刻理解了高老师的魄力所在。面对校长的检查能勇敢的“堵洞”,这是爱心的体现,面对高三的压力能毅然严肃处理违纪学生,这是责任心的高度浓缩,既不莽撞蛮干又不畏首畏尾,正是“静心与潜心”的正果!
三、有调控的老师才是太阳
“心态决定一切”,“做阳光老师”是高老师讲座的又一大亮点。高老师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大理论让人因其高深而敬畏,而是再一次的从细节出发,简单的手指操,让人身心获得愉悦与轻松,熟悉的小故事“太阳与北风”让人耳目一新,“公交车与人的一生”让人在深思中获得精神的重生。这一点还体现在高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获得全国模范班主任称号的任小艾有句教育名言:如果在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忽略了家长这一力量,你永远是一条腿走路。这道出了班主任工作中离不开家长的作用。高老师尊重家长,也很懂得沟通的艺术。打电话会说请您来、求您一件事。家长来校热情招待。所做的一切是让家长站到老师这一边,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
讲座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其中留给我们的思考仍在继续中,不得不承认聆听高金英老师的报告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幸福,让我们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让我们渴望并努力去做一名“充满阳光味道”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