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本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本理念下的“评研”就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学习的状况、效果、问题、困惑、感悟、收获,师生都参与研究、讨论,最终师生都求得发展的过程。由于评研工作刚刚起步,还没有太多的经验,下面仅仅是我对评研的理解及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和今后的设想,拿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生本理念下教学评研的意义。在生本理念下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以削弱评价的竞争功能,而保留其教学活动的本质。生本理念下的评研,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附着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的活动之中,不仅是单一的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过程等综合性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不完全局限于硬性的书面评价,而更承认氛围性评价、自我评价等软评价的作用,使学生可以自主调节,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这样的评研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体学生都参与评研活动的全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教师出题、学生练、教师评价”的旧的评价模式,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二、教学评研的内容分四部分:作业评研(30%)、课堂评研(20%)、测试评研(20%),大考(期中、期末)(30%).
第一部分:作业评研(30%)
我把作业分为三类:前置作业(10%)、后置作业(10%)、自主作业(10%),平时三类作业给的分数满分均为10分。
前置作业的特点是“入口宽,可持续研究性强”,学生做起来比较容易,都有话说,多少都有的可写,所以如果书写整齐,态度认真都可以打满分10分,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教学阶段的要求,打分可有所侧重。这样做可激发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只要认真做,都可以拿满分。
后置作业的特点是“总结性强,重复性少”,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结归纳型、探究成果展示型、数学论文型、幻灯片制作型等等。这类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梳理概括、归纳提升、操作探究的能力,是对课堂重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升华,因此,后置作业我们要重视起来,侧重学生做的质量打分,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展露出来,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也就是在这部分作业上要稍微拉开差距,但不是太大。
自主作业也就是课外拓展作业,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内容,起到了课下作业分层的作用,灵活性较强,同时激发了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附一张自主作业量化表,供大家借鉴。
第二部分:课堂评研(20%)
课堂评研就是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内容具有灵活性、多样性、阶段性等特点。比如在开学两周内,你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举手的习惯,那你就可以把这项内容作为课堂评研的依据,过一段时间后你又想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那你再把这项内容加上,我个人的操作经验认为:考核内容一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宜少不宜多,重落实而轻形式。考核标准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考核过程宜操作。这样学生落实到行动上就更容易一些。
对于个人:我们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研。如课前两分钟、举手回答问题、记笔记、动作快慢、对口令的执行力、与其他组员的合作情况等。
对于小组:小组的测评成绩加入本小组个人成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上课的纪律、讨论问题积极性、上台展示的次数、小测的总成绩排名、小测满分人数等。
其实测评的内容真是很多很多,学习习惯和学习要求的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可以作为我们测评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为了便已操作,我们可以专门设立课堂评研部,制作表格,专人负责,会减轻我们很多负担。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运用我们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第三部分:测试评研(20%)
测试评研就是通过出一份试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章节性课题报告,就是以论文的形式测试,要有理论,有例题、有分析,还有错题展示等,目的就是检测学生对全章知识、方法的归纳和系统。可以在课堂上交流,也可以张贴在墙上组织学生打分,形式很多。另一种是单元测试卷。分自评卷、提升卷、终结卷。(出试卷时要做出统一要求,如纸张大小、题量、评分标准等)。自评卷就是自己根据自己对本章的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题,出一份试卷,自己给自己打分,肯定是满分的居多,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因人测试,你说学生有多高兴啊!,高兴了不就愿意学了吗?提升卷就是4人小组在自评卷的基础上合作出一份本小组认为比较满意的试卷,学生会很用心去选择好的试题、会考虑试题难易搭配、题量大小、试卷排版,想得比老师还全、还到位、还具有人性化,时不时来几句温馨提示。然后自己挑选其它组进行交换答卷,他们都会选择跟自己组实力相当的组来交换,打出的成绩肯定也错不了,高兴。最后在交换的试卷中挑出本组认为最好的试题,个数不限,交给科代表,有科代表执笔、老师把关最后生成终结卷,再对全班进行测试,三次测试得分的平均分作为本章节的单元测试成绩。章节性课题报告和单元测试卷也可以综合在一起,按比例最后给出成绩。
第四部分:大考(30%)
这部分不再多说。按学校的要求即可。期中、期末给学生的成绩就是综合以上4部分内容的平均得分。
三、评研的方式分为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每个学生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同时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1、小组评价: 课堂上小组活动的时候非常多,组长要对组员的课堂表现如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等多个方面做出评价,打出相应的分值,记入平时成绩。这样做较大程度上促进学生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参与,注重平时的学习。(下附小组评价表)
2、自我评价: 学生要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每一节课进行记分,积分内容可为回答问题的次数、声音大小、站姿端正、参与小组讨论、听组长指挥等,多层次、多内容、多方位对自己的表现合理积分,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效果不错。
3、家长评价:学生要及时的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的结果反馈给父母,让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问题,家长要定期写出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家长合理的打出学生平时在家的表现分,记入平时成绩。真正达到家校合力。
以上这三种形式可以一一周为单位,同时进行。
四、评研的效果
开展生本评研教改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全面性。学生在评研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全员参与,个个动脑思考,人人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二是增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学习情感与态度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三是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目标,在评研中能充分了解自己,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四是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让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分享孩子学习的欢乐。
总之,新的评研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会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教师的责任就是激发孩子们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评研操作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困难,如怎样打分更合理、怎样操作更简捷等等,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合力、相信我们的学生,所有的困难都会解决,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趟出适合我们学校的教改路子,让我们携起手来,大胆的走下去吧!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附表一:数学自主作业量化表